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59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24篇
人才学   40篇
丛书文集   586篇
理论方法论   50篇
综合类   970篇
社会学   127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中国古代有关于汉字笔迹特征的论述,却没有系统的分类。汉字笔迹特征的分类有两大角度:笔迹鉴定的角度和笔迹心理分析的角度。文章阐述了汉字笔迹特征的分类情况,提出了力量特征、空间特征、关系特征和神韵特征的汉字笔迹特征的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42.
虽有学者认为巴人有自己的文字,但学界总体却认为巴人及后来的土家族并没有独立的文字,起码是没有成体系的文字。实际上长期以来,土家族都习用汉字,故而其民俗中汉字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民俗文化中一朵永开不败的奇葩。  相似文献   
43.
20世纪中华诗词充满曲折、冲突和变化。集汉语言文字声情意象之美的传统诗词,是中华文化的极品、民族的符号与精神的象征。当它传到欧美大陆,正催生以庞德为代表的意象诗派时,却在国内遭到新文化运动的清算与放逐。尤为吊诡的是,极力反对旧诗的胡适,却终生未能走出旧诗的"阴影",直到1960年代,他还将新写的旧诗转给钮建生,要把一段"历史记录下来"。即使在被边缘化的时期,旧体诗词也未失声。大批优秀作品在抗战烽火中荣获褒奖,流传广远。改革开放以来,摆脱桎梏的中华诗词如井喷般蓬勃发展,佳作如林。但是徒具形式的标语口号化现象仍大量存在。如何在接通古诗文脉的同时,进一步接轨当代美学思潮,寻求诗意上的突破,这取决于当代诗家对理论的自觉、对时代使命感的承担以及对才艺的精益求精。我们不能满足于克隆过去的辉煌,而应当直视现实,勇于开拓与创新。要充分体现创作主体的风采,以自己的声音与当代的情怀及表现技巧来诠释人生并提升人文生活的价值。  相似文献   
44.
中国的古典艺术对庞德的诗学思想和诗歌创作产生过深远影响.庞德从中国古诗中找到了他意象派诗歌创作中重要的表现手法一兴喻,也从对中国古诗的翻译和再创作中印证和丰富了他意象主义的诗学思想,同时他还从中国古诗中为他的诗歌引入了大量经典意象;从中国汉字的象形性特征中,他找到了他理想中理性和感性瞬间结合的表达手法,创造出了许多极具审美价值的经典诗歌意象,而且还找到了对意象漩涡理论的最简洁也最富有表现力的范例和理论支撑;中国古代绘画的技法和对意境的处理促进了他意象和意象漩涡概念的形成,催生了他关于诗歌意象要主客观结合的诗学思想,推动了他诗歌意象中的色与形、情与景的融合.  相似文献   
45.
新道学文化的综合创新之道和普世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必须追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以下诸篇文章,以文化基因为核心概念,从不同视角分析了中华文明的起源特点和世界历史地位,并前瞻中华文明在新世纪如何实现现代传承和发展.王东从总体上概括了中华文明万年起源发展史上的五次辉煌,并提炼出了中华文明的五大文化基因;胡孚琛认为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奥秘在于传统的道家文化,道家文化在新世纪要发扬光大,须走综合创新之道;刘军则认为中华文明最大的特征是连续性特征,这种特征主要体现在儒家的生态伦理智慧中;魏小巍将汉字作为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并从符号学、信息学角度对汉字做了现代解读和阐释;李宏伟从评论张光直对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得失这一角度出发,提出了续写马克思文明起源论"中国续篇"的任务.  相似文献   
46.
中华文明的五次辉煌与文化基因中的五大核心理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东 《河北学刊》2003,23(5):130-134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必须追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以下诸篇文章,以文化基因为核心概念,从不同视角分析了中华文明的起源特点和世界历史地位,并前瞻中华文明在新世纪如何实现现代传承和发展.王东从总体上概括了中华文明万年起源发展史上的五次辉煌,并提炼出了中华文明的五大文化基因;胡孚琛认为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奥秘在于传统的道家文化,道家文化在新世纪要发扬光大,须走综合创新之道;刘军则认为中华文明最大的特征是连续性特征,这种特征主要体现在儒家的生态伦理智慧中;魏小巍将汉字作为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并从符号学、信息学角度对汉字做了现代解读和阐释;李宏伟从评论张光直对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得失这一角度出发,提出了续写马克思文明起源论"中国续篇"的任务.  相似文献   
47.
长期以来大家都普遍认为汉字属表意体系的方块文字,汉字不是音素文字,但汉字表音的方式仍是十分明显的。它用特殊的形式来表现读音,这就是汉字里占80%以上的形声字。汉字这种形声化的取向从甲骨文开始就表现得极为清晰,经金文、篆文、隶书到今天的简化汉字,汉字表音的取向已经发展成为汉字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48.
八十年代中国现代艺术一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考察了80年代中国现代艺术史,它的产生、演化、流派、人物、主题,一方面,从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方式,叙述艺术自身的复杂变化,另一方面并从80年代的独特文化氛围和中国现代性的高度,去阐明这些变化的时代意义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9.
汉字不是单纯的记录汉语的符号。从起源看,汉字与汉语是异源同流的关系,汉字的形义与汉语的词义不完全等同,汉字的意义系统是形义和音义的综合,语言义和超语言义的统一。  相似文献   
50.
屈折变化是西方语言研究的重要领域,汉语研究一直忽视了这一重要语法范畴,而且大家对汉语屈折变化的界定也不唯一。本文从Talmy的认知语义学入手,分析汉语屈折变化的不同特点及分类,并阐述汉字屈折变化对汉字意义和其他方面的影响,使汉字研究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