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7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233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7篇
人才学   37篇
丛书文集   800篇
理论方法论   103篇
综合类   903篇
社会学   28篇
统计学   2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289篇
  2002年   391篇
  2001年   472篇
  2000年   16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江泽民提出要用“三个代表”要求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要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 ,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 ,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建设先进文化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必须强化和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科学创新精神和创业奉献精神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江泽民关于“精神教育”的理念 ,是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22.
从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出发 ,到江泽民同志进而提出了“创新动力论”,并筹划建立完善当代中国“国家知识创新体系”,说明我国的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不仅面对着大量的自然科技新问题 ,而且面对着一系列哲学社会科学新问题 ,亟待创新解决。江泽民同志最近的三次讲话表明 ,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在解决这些新问题中的创新功能 ,是不可替代的 ,它构成了中国知识创新体系的难以或缺的主导子系统。  相似文献   
23.
24.
学风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风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党的兴衰成败的重大政治问题 ,是党理论上和政治上是否成熟的标志。江泽民在继承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 ,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中心 ,三个着眼于”的学风建设根本途径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风理论。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学风观的实质 ,而创新精神则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学风观的灵魂  相似文献   
25.
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 ,不断研究统一战线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对统一战线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统一战线的宗旨、任务、社会基础、工作范围、基本要求方面以及统一战线各个工作领域的重要理论政策问题做到了坚持与发展、继承和创新 ,已经并将进一步对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6.
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为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作出了巨大贡献。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的目的从根本上讲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江泽民提出的中国共产党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我们党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发展和解放生产力的最根本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7.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科学地揭示了人类历史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规律。江泽民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这一科学理论,以实践性的特点和现代的内涵,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与现实可能。  相似文献   
28.
江泽民统一战线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的统一战线理论,内容涉及统一战线的地位和作用、统一战线的本质、多党合作、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人民政协、非公有制经济、祖国统一、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等九大方面。不仅全面、详实、而且创新尤多;如以西部大开发尽快缩小民族差距;坚决打击邪教;政协要尽职不越位、帮忙不添乱、切实不表面;非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代表人士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等。继承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的统一战线理论。  相似文献   
29.
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标志着邓小平党建理论的成熟。2000年春,江泽民同志发表南方谈话,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两次南方谈话,两大理论创新,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发展史上矗立起了两座不朽的丰碑。  相似文献   
30.
邓小平和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同志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有机结合 ,从和谐的思维出发 ,创造了以政治公正为核心内容的社会和谐理论 ;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运用非均衡发展思维 ,创造性地提出了先富共富理论 ,以达到经济的和谐发展 ;在国际关系上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来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这就是中国共产党新时期和谐文化的全部精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