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1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3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金烁锋  韩健 《理论界》2008,(4):140-141
同美国华裔作家汤亭亭的前期作品中相比, <第五和平书>的主题中蕴合的倡导世界和平的理念已经超越了其对文化身份的建构和分析,从而使该部作品中所蕴合的"和"思想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本文试图从汤亭亭作品中"和平"主题的存在意义入手,结合其写作历程和创作方法,分析<第五和平书>中体现的中国"和"文化,并对"和"文化思想在当今世界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2.
汤亭亭的《女勇士》、《中国佬》、《孙行者》三部小说分别从华裔神话、英雄史诗与族群寓言三个方面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化身份的诉求: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华裔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创造出华裔自己的文化,要求真正成为美国多元文化社会中的一分子。汤亭亭的文化身份观在整个华裔文学史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3.
从后殖民翻译看《女勇士》的文化身份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语境下,文化身份一直是流散文学,尤其是华裔美国文学备受关注且热议的一个话题,但从翻译的视角审视文化身份的论著,目前尚不多见.与许多华裔美国作家一样,汤亭亭借用文化翻译以完成后殖民语境下的跨文化写作,并成功在美国主流社会立足.通过杂合,她用独特的改写与重塑,融合不完整的“中国”文化记忆与其身处的美国文化,对英语这一完整的连续的整体发出挑战,也激发读者参与到文化翻译当中.她成功地再现了异域“中国”文化,也构建了本土的美国文化.  相似文献   
44.
西方梨园是汤亭亭在小说《孙行者》中塑造的一种文化空间,将东方梨园融进美国文化语境,构建多元文化社群.惠特曼·阿新在美国的漫游中,汇集各方力量,逐步建构了西方梨园这一自由的后现代剧场.在西方梨园里,阿新力图恢复华裔美国人的梨园传统,并在这里上演美国戏剧;刷新传统的戏剧演出观念,倡导即兴创作与即兴演出的结合;在舞台上唱出自己的声音等.本文在论证梨园空间构建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空间理论,挖掘西方梨园的文化与政治意义,探讨其背后蕴藏的作家创作理想.  相似文献   
45.
本文拟以《女勇士》中的一则故事"西宫门外"作为文本对象,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切入,沿着"月兰海外寻夫"的伦理主线,还原该事件发生的"伦理现场",进而剖析月兰的"伦理选择"与"伦理身份",以期探讨月兰之疯的成因.中美不同的伦理标准导致月兰在面临伦理选择时犹豫不定,陷入了伦理困境;合法妻子伦理身份的丧失,导致月兰在美国的自我迷失;再加上自身性格的软弱酿就了月兰终被丈夫抛弃的悲剧.最后,结合作家的创作理想,揭示月兰这一疯女人形象所蕴含的伦理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46.
在美国出生,伴随美国教育长大的华裔美国人,都需要面对的一个共同问题就是:植根于他们血脉的中国文化及后天接受的美国文化共同作用于一身而发生的冲突与碰撞,这一冲突与碰撞,促使他们寻找自身作为少数族裔在美国的自我身份,自我位置的问题.汤亭亭的自传体小说<女勇士>,以文学的形式,在这一问题上,做了深入的剖析,在这里,叙述者游移在现实与幻想、中国与美国、过去与现代之间,反映了华裔女性在两种文化、两个世界之中的困惑、无奈与挣扎.她们在处于中、美两种文化背景、两种民族精神影响下,因既失去原有文化根基、又没有完全进入中心文化而总是处于边缘状态.本文就"白虎山学道"和"乡村医生"两则故事,探讨华裔-美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固守、对美国文化的疏离以及在两种文化冲突中的生存状态,为华人移民提出了生存策略,即在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尝改变自我,进而建构以"继承母文化、吸纳新文化"为核心的文化适应模式.  相似文献   
47.
杜丽霞 《社科纵横》2011,(8):106-108
《女勇士:一个在鬼中间生活的女孩的童年回忆》书名自身已经揭示了汤亭亭这本开山力作的文类属性:个人传记,成长故事。在美国特殊的背景里,这个成功人士的个人传记和成长故事又涂抹着浓重的"美国梦"色彩。事实上,这三种归类不仅依据充分,而且密切关联。重要的是,女主人公的成功和美国梦的实现充满了中国特性。其中国特性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女主人公从中国文化中汲取了奋斗的力量;其次,她成为女勇士的动机不只是美国式的个人成功,而是中国式的为美国华裔族群效力;最后,她为自己确定的任务是把中国文化介绍"翻译"给西方读者。  相似文献   
48.
汤亭亭在钩沉、展示华裔移民史和奋斗史等方面的成就最突出地体现在家族史非虚构小说《中国佬》中.华裔的历史缺席激起了汤亭亭对官方历史及其话语秩序的质疑和控诉,她主要通过“逸闻主义”和杂糅史料的策略来实现福柯所说的对抗记忆和建构作为他种历史的华裔历史;几代华裔面对西方社会话语霸权“发声”的集体无意识,成为汤亭亭重铸华裔历史的心理根基;她建构的华裔历史具有双重边缘性的意义与价值,体现了一种她所说的“和平主义”即反本质主义的历史意识.  相似文献   
49.
针对华裔美国作家汤亭亭小说中神话原型重述的特点,以及汤亭亭提出的“世界小说”概念,对其后现代性和非后现代性进行研究,揭示汤亭亭小说在后现代语境之下,具有重构华裔文学新模式的特征。  相似文献   
50.
主持人语:进入21世纪,全球化浪潮越发高涨,流散书写成为一种与时代合拍的新文学样式受到人们的格外关注。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美国亚裔文学成为族裔文学中的一颗耀眼明珠,备受瞩目,成为流散文学中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20世纪80年代,汤亭亭、谭恩美、黄哲伦、赵健秀、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