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13篇
  免费   712篇
  国内免费   251篇
管理学   2216篇
劳动科学   302篇
民族学   320篇
人才学   326篇
人口学   52篇
丛书文集   8326篇
理论方法论   1413篇
综合类   14767篇
社会学   1423篇
统计学   231篇
  2024年   185篇
  2023年   681篇
  2022年   594篇
  2021年   680篇
  2020年   625篇
  2019年   639篇
  2018年   256篇
  2017年   452篇
  2016年   549篇
  2015年   890篇
  2014年   1684篇
  2013年   1510篇
  2012年   1688篇
  2011年   2000篇
  2010年   1914篇
  2009年   1831篇
  2008年   2375篇
  2007年   1787篇
  2006年   1511篇
  2005年   1461篇
  2004年   1363篇
  2003年   1150篇
  2002年   998篇
  2001年   913篇
  2000年   626篇
  1999年   361篇
  1998年   194篇
  1997年   134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刑事责任量可以分为基本量、增量、减量和变量,相应地,刑事责任量的法律根据分为基本量的法律根据、增量的法律根据、减量的法律根据和变量的法律根据。其中,基本量的法律根据是犯罪的基本构成,增量的法律根据是加重的犯罪构成,减量的法律根据是减轻的犯罪构成,变量的法律根据是变量法定情节。  相似文献   
992.
党的十八大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逻辑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90多年历史实现了革命、改造、建设、改革的逻辑演进;30多年改革实现了经济改革、社会改革、政治改革的逻辑演进;10年发展实现了"三位一体"、"四位一体"、"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逻辑演进。三个方面逻辑演进的集中体现是党的十八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成就了全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逻辑演进体现了主体认识论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以及中国共产党的科学执政规律。  相似文献   
993.
当前,检察委员会制度面临诸多质疑。对检察委员会的成因解析表明,检委会通过集体决策的方式保障法律的统一实施,弥补个体检察官的"知识不足",是我国检察机关整体独立的必然途径,是法律监督权内部分权的需要,有助于防止检察权滥用。我国应当进一步改革完善检察委员会制度,更好地实现其职能。  相似文献   
994.
《合同法》第51条所规范的无权处分制度犯有法律规范"以偏概全"和"体系违反"的错误,引起法律价值、法律规范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并导致实践中的司法混乱。本文试图对我国无权处分制度进行类型化规范,即区分买受人知道出卖人没有处分权和不知道出卖人没有处分权的不同情形,赋予无权处分的不同效力类型,从而达到无权处分制度与法律行为制度、善意取得制度、权利瑕疵制度的体系协调。  相似文献   
995.
阿尔弗雷德·施密特在代表作《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一书中,曾试图立足于马克思的经济学著作,阐述其对自然以及自然与人类社会相互关系问题的看法.然而在论述的过程中,施密特的逻辑线索并非一以贯之、首尾一致的.在“社会的自然”与“自然的社会”双重逻辑的作用下,施密特有关自然概念的阐述曾一度非常接近马克思的真实语境,然而由于对自然与社会非同一性的过分强调,“自然的社会”逻辑最终将“社会的自然”逻辑彻底颠覆,施密特也逐渐倒向了旧唯物主义的理论阵营.但无论如何,施密特的理论尤其是他关于自然与社会双向中介的思想,对于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们正确理解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96.
与传统行政法律关系双方主体地位不对等的模式不同,现代行政法律关系呈现出平权型发展趋势.平权型行政法律关系强调相对人和行政主体平等地拥有相当的权利,进行相对应的交往,进一步突显出入的主体价值与行政过程的民主性.平权型行政法律关系,可通过强化相对人权利、弱化行政主体权力予以实现.行政法律关系平权型发展趋势对传统公私法的二元划分提出了挑战,但其并非绝对的,存在范围及程度上存在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997.
白洋 《兰州学刊》2012,(2):180-185
中国古代制定有大量和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规定,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其中,"天人合一"、"仁民爱物"、"寡欲节用"为其内在的生态伦理基础。对其进行挖掘梳理,有助于解决现代环境法治自身理念上所存在的困境。当代中国环境法治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长期割裂法律与生态伦理的内在联系。结合传统生态伦理观,可以从环境立法、执法、守法等层面对我国的环境法治提出完善。  相似文献   
998.
王继奎 《兰州学刊》2012,(1):204-206
文章以孔子和苏格拉底70岁时的人生境遇为出发点,探讨他们的生活志趣和思考问题的方式,认为孔子热爱生活,经验直觉的思维方式体现的是意志;苏格拉底热爱智慧,逻辑理性的思维方式代表的是科学。在相互隔绝时,以两种思维方式各自生活的人们,凭借辛勤劳动分别创造了各自独立的伟大文明。变化起源于碰撞,在物质力量的强大压力下,逻辑理性战胜了经验直觉;而在转变思维方式时,我们是否学会用苏格拉底的方式省察所遇到一切观念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999.
张蹇 《兰州学刊》2012,(4):187-192
彭宇案、许云鹤案等案件的主审法官都是受过正规法学教育,通过了司法考试,然而其作出的判决不但没有定纷止争,反而广受公众的诟病,甚至引发公众对司法裁判公平公正性的质疑,这不能不促使人们反思我国的法学教育,以及司法考试对法学教育的影响。本质而言,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并不冲突,但急功近利的心态使得有些法学院沦为司法考试的考前培训班,培养出来一些"法匠"——只知道通过司法考试,然后机械适用法条,却不具备法律人所应该有的人文关怀、公平正义等法律素养。法学教育和司法考试有其各自的目标和手段,只有当其各司其职,才能少生产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法匠"。  相似文献   
1000.
秦琴 《学术探索》2012,(4):36-38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着力进行着经济模式的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目标,经济转型促使法律制度应势变革。为此我国颁布了数目巨大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与此同时,引发了众多法律无法解决的纠纷和矛盾。文章力求阐释我国立法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