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2篇
社会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曹植借鉴俗赋的叙事结构和叙事技巧,运用在文人赋的创作中,促进了辞赋的文人化。但就《洛神赋》来讲,到底是抒情小赋还是叙事赋还存在争议。用叙事学理论研究《洛神赋》,从故事情节、叙事结构、叙述视角、人物角色几个方面分析《洛神赋》中的叙事艺术,有助于加深对《洛神赋》叙事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文学与图像的转化传统起源于汉代,到了六朝时代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以宋代摹本绘画辽宁博物馆藏《洛神赋图》和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藏《后赤壁赋图》为例探究画家在对文学文本转化时进行的再创作的规律,以及文学和图像由于转化目的的不同和传播途径的扩张对文学文本带来的影响,这对研究文学和图像都是有帮助的。画家无疑是忠于文学文本的,但是创作的时间、目的和画家本身的生活经历都映射在了转化的画作上。文学文本所传递的母题在经过后世的模仿、转化、传播,已不再是单一的,它是由文、书、画和其背后涉及的历史所共同构成的全新整体。  相似文献   
13.
洛神赋》是秦汉情赋最高成就的体现,自《洛神赋》始,情赋转向精神与身体并置同时更重对精神的礼赞;以更曲折的爱恋过程彰显现实之爱的美好;表现礼对情感的压抑,以及由此而带来的遗憾与忧伤。《洛神赋》蕴藉与显露相结合的爱情书写,与现实情感相合的句式,至情的形象塑造具有典范意义。  相似文献   
14.
黄初二年,曹植与甄后同罪,灌均所告发曹植之罪,正是有关曹植与甄后关系的弥天大罪。曹植确于延康元年四月去了鄄城,但不是就国,其时的身份仍然是临淄侯,其去鄄城乃是一个任性的行为。从《洛神赋》描写的情况来看,其中不仅有大量明显的甄氏的身影原型,更有两人之间交往的细节原型体现。曹植所要反复申辩的,是两者之间最后的归结点,乃是“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相似文献   
15.
晋唐风采     
仕女画的诞生,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当时的社会风气仙道盛行,流行瘦骨清像之美,而仕女们也都是仙风道骨。目前所知存世最早的可以称之为仕女画鼻祖的便是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尽管真迹早已不复存在,但从宋人摹本也可一窥原作之风神。《洛神赋图》根据曹植著名的《洛神赋》而作,全卷分为三部分,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着曹植与"洛神"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图像学理论,从相遇、相恋、相离三个部分揭示《洛神赋图》图像的自然意义;通过《洛神赋图》的人物、动物、植物的图像分析其象征意义;最后进一步探讨《洛神赋图》的内在意义,揭示出当时的社会内容。  相似文献   
17.
古书《酉阳杂俎》中有个著名的“妒妇津”的故事:相传刘伯玉的妻子断氏嫉妒心很强。刘伯玉曾经称赞曹植在《洛神赋》中所写洛神的美丽。断氏听到后,气愤地说:“你凭什么说水神那么美!瞧不起我?想休了我是吗?我要是死了,还当不上水神?”后来断氏果真在渡口投水自杀。后人将她投水的渡口称为“妒妇津”,妇女在此渡河的时候都不能浓妆艳抹、衣着华丽,否则就会风浪大作,据说是断氏又开始嫉妒了。  相似文献   
18.
洛神赋》是曹植的作品,描写的是一个人神相恋的故事。而这个故事并非完全来自曹植的想象,他只是想借用神话来隐喻现实中自己和甄氏的爱情。我们在之前和之后的作品中还能发现很多同样类型的文学作品。而这类作品的最初来源就是史前的交感巫术和圣婚仪式。通过探究和分析,能够发现这种被称为美人幻梦型的文学与上古时期宗教仪式之间的源流关系。  相似文献   
19.
宋玉的《神女赋》与曹植的《洛神赋》均为辞赋史上的精品,二者一脉相承,不论是在内容主旨上,还是在形象塑造、语言词汇上都有着诸多承传与发展之处。宋玉的《神女赋》具有开创性意义,曹植的《洛神赋》则是集大成之作,二者在辞赋史上都占居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人神恋爱主题在《九歌》中表现为单向的情感,造就出浓郁的悲剧氛围。汉魏以来,这类文学主题更受到推崇,其中曹植的《洛神赋》对后世影响深远,他吸收并继承了先秦以来人神恋歌这一文学传统,并结合创作主体在现实生活中的感受,提炼升华出集“美与爱”、“神性与人性”于一身的审美形象,使这一文学母题得以丰富、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