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1篇 |
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7篇 |
劳动科学 | 1篇 |
民族学 | 15篇 |
人才学 | 7篇 |
丛书文集 | 74篇 |
理论方法论 | 22篇 |
综合类 | 206篇 |
社会学 | 62篇 |
统计学 | 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28篇 |
2014年 | 56篇 |
2013年 | 31篇 |
2012年 | 20篇 |
2011年 | 21篇 |
2010年 | 22篇 |
2009年 | 24篇 |
2008年 | 30篇 |
2007年 | 28篇 |
2006年 | 19篇 |
2005年 | 21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3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4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21.
陈立胜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4(4):91-107
龙场悟道是王阳明成为“王阳明”的标志性事件。其悟道地点(石墎)、时间(中夜、寤寐中)反映了阳明独特的经历与个人气质,也折射出强烈的心学底色,更具有浓厚的宗教象征意味;而其悟道过程之中的“若有人语之”现象既可视为阳明梦中与人论道,故与禅宗闻声悟道并不相侔,亦可视为隐藏在阳明内心深处的良知“幻化”而成的“语声”,故龙场之悟是阳明良知之自悟;就悟道之内容与性质论,龙场所悟实是阳明成圣之路上至为关键的生存论之悟;而就悟道与体道、顿与渐关系论,悟道只是阳明“重生”的一个起点,阳明一生艰难而漫长的体道过程还只是刚刚开始。 相似文献
422.
尹赋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9):56-64
《论语·雍也》"井有仁"章,一直以来被认为是《论语》中难以解说的篇章之一。前人在解说此章时,未能深入分析宰我提问的背景、主旨及其逻辑缺陷,故在异文辨正和相关词语的疏释上缺乏明晰的思路,甚至落入宰我的逻辑陷阱之中。本章宰我"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的设问,旨在讨论"仁者从仁"绝对性的问题,故无论"井有仁"还是"井有仁者"可并通,但宰我将其绝对化。而孔子的回答,在彰显其逻辑缺陷之外,主要从君子之自我修为及人我关系方面予以了回应,既强调了对"仁"的选择、追随与坚守,又强调了"智"在君子人格中的重要意义,还凸显了孔子对以绝对化面目出现的"远人之道"的警惕。 相似文献
423.
本文详细阐述电力远动技术在铁路运输中的应用,远动房是远动系统监控管理对象,远动房正确维护管理关系到铁路供电可靠性关系到铁路大发展的成功。 相似文献
424.
Ma Jiliang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5)
本文是关于L-模糊拓扑群研究结果的综述,我们简要回顾了从L-模糊拓扑群概念的提出直到现在的所有重要的研究成果,并给予一些评论. 相似文献
425.
苏文 《中华儿女(海外版)》2013,(9):44-47
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省文联主办,江苏省国画院、江苏省美术馆、江苏鼎艺国际承办的时空·流痕——喻慧作品展将于2013年8月23日下午三时在江苏省美术馆1号展厅开展。此次画展以画家喻慧近年来的创作作品为主,分为游心寄远、时空掠影、芳草妙境、石光飞鸣四个单元,共计90余件作品。展览为期10天,持续至9月1日上午止。喻慧,1960年生于南京,1984年江苏省国画 相似文献
426.
尹邦志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8,(3):41-49
《大智度论》立足于“诸法实相”,以阐明大乘菩萨思想及六度等宗教实行为目标。对菩萨禅的论述,是其重要内容。菩萨禅的最大特点,体现在“菩提心”上。菩提心是菩萨禅区别小乘禅的标志。修行菩萨禅的原理,是“从空法起掸定”,即是把“空”和合各种具体禅法而修。在修行过程方面,本论所主张的是渐修。禅定的目标是证悟实相,以“无生法忍”的证得为“菩萨禅”的出借阶段。在其高级阶段,入金剐三昧,用“一念相应慧”得一切种智。 相似文献
427.
把汗那吉降明事件之所以成为明蒙关系转折点,是因其在事件表象、动因、明方政治虚荣等多重利益的满足,蒙古贡市双重利益的实现等多方面都符合中国历史上远人请贡的规范,因此也成为历史上最成功的远人请贡。 相似文献
428.
“怀柔远人”的思想基础及清朝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苟德仪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6):44-49
古代天下中国观与夷夏之辨是怀柔远人的思想基础.怀柔须建立在德治与自治的前提上.作为历代帝王的治术之一.怀柔的手段不外赐予、和亲、通商、教化等形式,以彰声威.最终目的是以礼来定君臣之分,严夷夏之防.作为儒家思想的表征,怀柔在很大程度上是理想的象征,但其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