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4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29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409篇
人才学   21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316篇
理论方法论   98篇
综合类   854篇
社会学   118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992.
《左传·庄公十九年》载:"十九年春,楚子御之,大败于津。还,鬻拳弗纳。遂伐黄,败黄师于碏陵。还,及湫,有疾。夏六月庚申,卒。鬻拳葬诸夕室,亦自杀也,而葬于绖皇。"杜预注:"夕室,地名。绖皇,冢前阙。"《释文》曰:"夕,朝夕之夕。"这里的"楚子"  相似文献   
993.
赖晨 《山西老年》2012,(9):51-51
中秋节在我国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对于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古老节日,赏月、吃月饼等习俗,到今天还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不但汉族过中秋节,高山族、侗族等20多个兄弟民族也过中秋节。虽然风俗各异,但无一例外地充满民俗乐趣,且以追求团圆幸福为宗旨。高山族的背篓会。中秋月圆夜,长吉达安(主持人)和头人组织年轻人在槟榔林里聚会。主持人献祝福词后,头人把红布一晃,小伙子们便爬上槟榔树,每位采30枚槟榔。姑娘们又唱又跳,背着精致的小藤篓四散跑开,小伙子在其后追逐,把槟榔投入姑娘的背篓里,姑娘回头瞧投者,如非意中人,就带着歉意的微笑把槟榔抖落出来,继续唱跳着跑开;  相似文献   
994.
研究一个民族的民俗,需要知道其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饮食文化礼俗。本文从古希腊古典作家、欧美近现代学者以及中国学者三方面的相关研究入手,对古典文献、古希腊社会生活史、经济史著作等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进而了解这种饮食文化礼俗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轨迹。从中也可以发现其社会政治的价值与规律的轨迹。同时,一个时代各方面的变化,不管是气候的还是政治的,都会在当时的饮食文化礼俗中得到间接的反映。研究古希腊饮食文化中礼俗也是研究古希腊史的有益延伸与补充。  相似文献   
995.
在边疆草原上,以游牧为生的柯尔克孜族人,有一个古老的习俗,凡牛马羊牲畜较多的牧户都要豢养猎鹰。其益处一是在放牧时让猎鹰看护畜群,一旦遭遇狼害突袭能够及时向主人鸣叫报信,有时,猎鹰还能捕食草原蛇鼠;二是闲暇  相似文献   
996.
晋道 《山西老年》2012,(5):53-53
地处晋北的保德、五寨等地有一种淳厚质朴的风俗,叫做“打平伙”。  相似文献   
997.
立春是春季的开始,也是民间的一个重要节日,民间有很多的习俗来迎接立春,在农村立春也叫“打春”,很多地方有啃萝卜的习俗,也叫“啃春”。那么立春为啥要啃萝卜呢?其实,这里面有个神奇的传说。传说远古的时候,人们在狩猎的同时,开始搞点农业,那时候三皇五帝也都把种粮列为万行之本。乡人呢,更是以种粮为天职。所以,不论三皇五帝,还是乡人百姓,对一岁之首的春,都是十分重视。那时候,人们到了立春这天,便用各种各样的方式、仪式来庆祝。  相似文献   
998.
999.
1000.
《通典》《旧唐书》《新唐书》等古代汉文史书有关吐蕃时期藏族社会存在着"重壮贱老"、"贵少贱老"等记载在历史上流传很广,影响至深,但事实未必如此。因为编撰于唐代的《通典》以及后来的新旧《唐书》等对吐蕃社会的相关记载缺乏直接的藏汉史实材料印证,其记叙内容似乎更多地参考了汉唐时期的《史记》《汉书》《后汉书》《晋书》《隋书》等汉文史书对中原地区周边所谓"戎狄蛮夷"边民社会"普遍存在"的"贵少贱老"、"贵壮贱弱"等习俗的内容。事实上,杜佑在编撰《通典》时,由于涉及内容十分庞杂,相关佐证材料相对欠缺,在涉及吐蕃等边民社会的有关史实的记载上就存在诸多粗陋和失实之处。而从现存的藏族古文献的记载来看,吐蕃时期的藏族社会并不存在"贱老"的习俗,相反还非常强调"敬老"、"崇老"。以《通典》为代表的汉文史书对吐蕃社会"重壮贱老""习俗"的记载,确有可能是对之前汉文史书中对北方游牧社会习俗类似记载的一个简单"借用"和"移植"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