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27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124篇
理论方法论   26篇
综合类   270篇
社会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新时期之前,话剧民族化的进展十分缓慢。独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舞台成了再现生活“真实”的空间,既与我国戏剧美学、观众欣赏习惯不协调,又显得单调。新时期以来,话剧艺术家思维定势被突破,创新成为时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中国戏剧美学与西方现代主义戏剧美学大交流、大融合。我国戏曲虚拟、写意,将生活诗化等假定性表现手段被用于话剧导演之中。首先,是使舞台由再现的物理空间,向表现的、心理空间转化了;第二步又大胆地将写实与写意结合,将生活诗化,从而使演出形态向民族化迈出了新步伐。  相似文献   
42.
形式的意识形态意义——歌剧《白毛女》的艺术探险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毛女>的创作过程一波三折.就民族新歌剧的形式创制来说,不啻一次艺术探险.在组建民族国家的历史关头,延安迫切需要一种民族新形式作为新文化的旗帜.由于文化人与意识形态话语诉求之间的隔膜或错位,<白毛女>的初次排演全面告败.在明确了"民族新歌剧"的意图后,重新调整的创作组尝试了各种形式,试图在民族化与现代化之间寻求一种恰到好处的张力,以实现延安新文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43.
每个民族都表现了人类生活的某一个方面。任何一个民族都无需感到卑微。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学都应有它的立足之地,其中缺少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学,这幅人类文学的全貌图都是不完整的。中国童话就是凭着这样的自信走向世界的。相反,本着“世界意义”的目的去创作,却并非会获得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44.
明清时期,各地方宗族热衷演剧,纷纷在宗祠内或宗祠旁建立戏台,形成“有宗必有祠,有祠必有台”之势。当时的宗族喜欢用演剧来表达他们对祖先的追思、对神灵的敬畏、对喜事的欢庆。与瓦舍勾栏、会馆戏园以谋取经济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的戏剧活动相比,宗族演剧活动更多的用于祭祀神灵与宗法教化,具有神灵祭祀性、封建宗法性、劝世教化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45.
现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迅速发展,对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带来了深远影响,使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指向性特征.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对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其针对性、实效性,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6.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由于海洋渔业历来为其重要产业,海难也时有发生,所以,自古便有众多的海神崇拜,其中又以妈祖崇拜为最重要的海神信仰。福建地方戏曲中历代都存有很多与海神信仰相关的剧目,这些剧目的中心人物主要以福建百姓历来尊奉的海神妈祖与陈靖姑为主。与海神信仰相关的戏曲演出主要为在特定场合的宗教酬神演剧。这些都充分反映了福建古代地方戏曲与海神信仰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7.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计算机辅助设备及化工技术的融合而创造出高新技术,并运用于现代服装设计及实践中,是现代服装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在分析数码印花技术的原理、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对数码印花技术与纺织服装的运用研究,对数码印花技术在服装中的运用原则、特点以及在少数民族地区、创意服装上的运用进行的探索。  相似文献   
48.
刘东方 《东岳论丛》2007,28(4):93-96
民族化是中国现代文学语言观念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其代表人物为老舍,他的以强烈的民族意识、俗白的语言风格和民族语言的多元审美追求为核心的语言观念,为中国现代文学的民族化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9.
礼是古代社会治理国家的根本规范和法则,是各个时期政府制定典章制度的根据.宋明理学家重礼并开创礼学的新时代,朱熹是其代表人物.退溪是朝鲜李朝朱子学大家,他主张礼有因有革,有常有变.礼在践履中从俗、从宜、从权,而逐渐韩民族化,也即创新的过程,其基点是"缘人情"而制礼.退溪与栗谷被后人称为性理学的"双璧".其礼学思想是以持身明理为要旨,事亲要孝,丧制当依文公家礼,祭礼以尽诚敬之情.栗谷门人金长生、金集父子对礼作了精深研究,使礼的韩民族化进程趋于完善,而礼义经世说是其思想特色,形成了李朝性理学的礼学派.礼学派实是性理学的践履派、实用派,其思想特点是民族性、创造性、时代性、仁情性,体现了退溪以后礼学家对于礼的解释学特点.  相似文献   
50.
张艳梅 《兰州学刊》2005,(4):255-258
戏剧文学和演剧是话剧发展的双翼,但它们并非自始便是合拍共进的,而是经历了很长一段的分离过程,历经南国演剧、曹禺、职业化运动及民族化的讨论,最终才密切结合,促生了比较成熟的民族化话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