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66篇 |
免费 | 51篇 |
国内免费 | 23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8篇 |
劳动科学 | 3篇 |
民族学 | 88篇 |
人才学 | 32篇 |
人口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542篇 |
理论方法论 | 71篇 |
综合类 | 2129篇 |
社会学 | 130篇 |
统计学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41篇 |
2022年 | 50篇 |
2021年 | 56篇 |
2020年 | 71篇 |
2019年 | 49篇 |
2018年 | 22篇 |
2017年 | 48篇 |
2016年 | 52篇 |
2015年 | 102篇 |
2014年 | 167篇 |
2013年 | 156篇 |
2012年 | 182篇 |
2011年 | 225篇 |
2010年 | 211篇 |
2009年 | 223篇 |
2008年 | 224篇 |
2007年 | 183篇 |
2006年 | 193篇 |
2005年 | 137篇 |
2004年 | 106篇 |
2003年 | 91篇 |
2002年 | 100篇 |
2001年 | 84篇 |
2000年 | 72篇 |
1999年 | 60篇 |
1998年 | 28篇 |
1997年 | 24篇 |
1996年 | 22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关中方言不同地点“瓢虫”名称有差异,“放羊娃”名称中“放”与“羊娃”的关系较松散,从词源上看“放”本作“胖”讲,“胖”读[fαη]可能是历史上关中方言江韵唇音字读唇齿化声母在词汇中的保留.“胖羊娃”写做“放羊娃”应是语音发展后受到俗词源影响的结果.“燕娃虫”实为“艳娃虫”,“妈妈羊”可能系“娃娃羊”音变而来. 相似文献
22.
陈晶晶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4):100-101
语言作为人类交际工具,是任意性的。标准语与方言,方言与口语,口语与书面语,书面语中文体的选择,都从不同侧面体现着语言的任意性特征。文学作品中方言的运用,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并且也跟作家的个人方言、社会情境特征、作品内容等紧密相连。语言、方言、文学作品自然也就相互关联、彼此结合而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23.
闽台闽南方言词汇极为丰富,并富有地方色彩.在本章里,笔者根据意义的不同,把闽台闽南话词汇分为17大类.现罗列如下: 相似文献
24.
湖北阳新方言的代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群建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2(2):33-37
本文分别就湖北阳新方言的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的形式和语法特征进行讨论 ,并阐述了它们各自在句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5.
普通话语音标准的再认识--兼评《普通话方言基础的再检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蕾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21(2):13-17
《普通话方言基础的再检讨》一文的作者提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会产生两个问题:一是北京话的范围是什么?二是北京城区话自身的缺陷使它难以作为普通话的语音规范。进而主张“以哈尔滨中年知识阶层的口音为标准音”。这种模糊认识的蔓延,将会成为实现语言标准化的阻力,为此我们有必要对普通话语音标准的科学内涵及历史溯源作一番再认识,对普通话语音标准的含义及普通话与基础方言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正确,明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6.
27.
李仙娟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8,(11)
山西临猗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它有相当丰富的重叠式,且形式又不单一。本文着重论述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及量词重叠式的构词特点、语法意义与语法功能,并对重叠后伴随的连读变调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28.
李葆嘉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21(1):9-14
通过训诂与考证:一释"舟山"、"方言",从比较语言学角度,指出"方言的属性是语言的民族文化历史属性";二释"东海"、"文化",从语言的学科交叉,揭皛舟山方言与东海文化的双向互动与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29.
陈立中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2):264-268
对东汉扬雄所著<方言>等中国古代语言学文献的研究表明,南楚方言与吴越方言(尤其是其中的吴次方言)存在着密切的关联.这一结论得到历史典籍和考古发掘研究成果的有力支撑,对于科学地认识南楚与吴越两地方言的历史层次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0.
郭华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
“了”在商丘方言中有三种变体。文章描写了这些“了”的意义和用法,并从体貌范畴详细探讨其间的区别和联系。比较它们功能和语义上的不同,可以帮助解决普通话中的一些歧义问题,从而更好地认识普通话中的“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