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0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97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148篇
社会学   34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金耀基认为,长期以来的中西文化论争,整个问题不是中西新旧文化论战能够解决的,它是一个社会变迁与发展的问题,也就是文明秩序变更的问题。至于香港文化,他认为文化多元是香港文化的一大特征,而且也是中西文化交融的标本。  相似文献   
172.
中华传统美德与世界现代文明的成功结合,是增强公民道德建设实效性的根本途径.科学地反思历史,坚持唯物辩证法,防止和反对形而上学,是实现传统美德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3.
湖北作家刘醒龙的小说中内蕴着鲜明的道家文化取向,而这种文化取向贯穿在他的乡村、乡镇与都市工业题材的小说之中,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对自然素朴的乡村文明的追慕、对异化人性的现代文明的厌弃、宽容因顺的道德观和女性崇拜.道家文化的浸染形成了刘醒龙小说创作的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74.
中国社会正经历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剧烈转型,建立与现代文明相匹配的公民道德已经显得十分迫切.本文试图重新审视中国传统修身思想,发掘其现代内涵,探讨传统修身思想对于当代公民道德建设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75.
长篇小说《马语者》展示了当代西方人追求感性和理性、情感和理智的和谐统一的“心灵历险”的过程,为当代西方人提供了一片供精神返回的家园,抚慰了现代人失衡的心灵。  相似文献   
176.
从特奥会想到健康出生 金秋十月在上海举办的特奥会,对一千多万上海人乃至全中国、全世界人,都是一场生动的人道主义洗礼,有力地推动着世界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如何对待残疾人,能不能尊重他们的人格、关心他们的健康和疾苦、维护他们的权益,已经成为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77.
王跃  雷文景 《四川省情》2005,(11):27-28
二华西坝烟云1904年,代表各自教会组织的英国人陶维新、启尔德,美国人毕启等人在成都商议创办一所高等学校,其办校宗旨是要在落后的中国西部点燃一支火炬,这就是现代文明,让黑暗中的人们跟着火炬走向光明。陶维新等人将目光锁定在城南这片满是坟岗、荒草、稻田的土地上,这里曾是一大片梅林,宋朝大诗人陆游写道: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据王文才、李祖祯先生考证,大约从晚唐到南宋期间,成都城南,东起合江亭,西至华西坝的南台寺之西,有大片梅林。锦江清流纵贯其间,可渔可船。那时城墙还在,站在城墙上整…  相似文献   
178.
1或许我是一只鸟,一只候鸟,或许我什么都不是。撩开阳光的羽毛,这只不知来自何处的火鸟,正卧在春天不再碧蓝的背囊。鸟,一个活脱脱的象形文字。弹出伏羲的九龙车,忽喇喇在大地上铺展开。一只神奇的手,一块小本炭,一些神秘的符号,忽然就将文明的钥匙留在第四纪岩石上了。日神我父,日神我父,刻在我骨头里永不沉落的图腾,连同文明的钥匙镌刻我躯体的血印,给我生命,给我痛觉与思考。  相似文献   
179.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进行阐释,有利于我们在把握规律性认识的基础上增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责任担当。从历史语境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构成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中国语境与世界语境,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把握中华文明现代转型契机和顺应世界历史变化的历史自觉与历史主动。从历史方向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具有内在关联性,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通过激活中华文明的内在生命力并发挥其世界性影响作用,进一步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当代构建,表征了人类文明形态历史演进的基本取向。从历史方法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从根本上依赖于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必然性与可能性的自觉把握,需要在坚持学术自觉和理论自主的前提下对“两个结合”展开深入的探索,在实践方面促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0.
“京派”小说家通过爱情与亲情相互纠结的叙事原则否定和拒绝了“爱情”,强调和突出了“亲情”。实质是对现代文明的有意对抗和背离及对传统文化的皈依和回归。在某种意义上具有相当的反人性和反人道主义,完全放弃了“五四”文学的主题和灵魂,造成了不良的恶果,引起了普遍的非议和批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