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0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97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148篇
社会学   34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341.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论断提出以来,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都取得了众多成就,但也存在研究持续性和稳定性不足、问题导向不够明确、"中国特色"全面形成进程缓慢等问题。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南和根本行动遵循。马克思主义"魂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分别形成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识形态和文明形态。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魂脉"就是对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牢牢把握与坚守。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和意识形态工作。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领域长期面临风险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意识形态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准确把握意识形态工作形势与工作定位,在坚持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特色"的基础上,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地批判"非意识形态化"意识形态终结论"等错误思潮,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哲学社会科学、以哲学社会科学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加快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具体的谋划和部署,包括健全党的创新理论工作体系、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打造全媒体主流传播格局、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七个方面,要从广义意识形态层面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坚守好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马克思主义"魂脉",提升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  相似文献   
342.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构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底蕴和精髓,在新的历史方位确立了“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时代文化使命,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鲜明价值指向。从“两个结合”尤其是强调“第二个结合”来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使命,经历了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政策促进与价值引导,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普及和提高”的文艺方针、新中国成立初期促进科学文化发展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新时代“文化自信、开放包容、守正创新”的文化方略,从而促使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新时代合乎历史机缘地出场。在党的文化政策引导和历史逻辑的合力作用下,新时代文化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中越来越聚焦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使命担当。  相似文献   
343.
高旻  赵耀宏 《学术探索》2023,(10):111-117
坚定文化自信,激发文化转化创新活力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在新的起点上,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需要坚定不移推动文化的高质量发展,持续提高中国式现代化文明建设能力。为此,需要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原则确保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价值引领,以主体形塑着力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以世界眼光推动各国文明的交流互鉴,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文化强国建设和实现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344.
叶星光的《神山·神树·神林》是羌族文学史上仅见的两部小说集之一 ,其创作原动力源于羌区人民多姿多彩的生活。早期作品多为颂歌 ;其后深入发掘和审视社会矛盾 ,展现新旧观念的碰撞 ,进而全景式描摹羌山历史与现实 ,勾画出羌人由神山走向现代文明的社会发展轨迹。艺术上不断探索 ,风格质朴而兼粗犷 ,亦不乏对现代小说表现方法的借鉴。浸润着浓郁羌族传统文化氛围和乡土气息 ,语言修辞皆独具特色 ,正为新时期羌族小说创作发展的缩影。  相似文献   
345.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论述萌芽于习近平知青时代“否定之否定、温故而知新”的自我思考,丰富发展于在河北、福建的“处理好古与今的关系”文化建设理念中,在主政浙江、上海时期于“建设文化大省”的实践中得到验证,在党的十八大以后逐渐走向成熟,成为新时代践行新的文化使命的思想指引。作为习近平文化观的重要组成,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论述汲取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经典内容,扎根于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的文化基础,建基于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成功实践,是聚焦新时代建设文化强国的谋划攻略,也是引领全人类文明共同进步的先进理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践行这一重要论述,需要坚定新时代的文化自信,立足中华文明,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推进文明综合创新。  相似文献   
346.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指南,具有重要的原创性贡献。立足新的历史方位,这一重要思想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注重在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推动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命题,以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为基本原则,在践行“七个着力”中担当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提出“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在科学把握“两个结合”重大意义与内在规律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以“四个共同倡导”为落脚点,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347.
马丽  张小军 《学术探索》2023,(9):129-135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阐发的重大标志性概念范畴。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政治概念,也是一个标识新时代的学术概念。考察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主要涉及四个核心概念:“文化自信”“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两个结合”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分别作为立场、方法、原则、目标出场的四个核心概念的共时演进中完成了建构,朝着践行新的文化使命的方向延展,并展现出人民性、系统性、问题性的基本特性。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理解古代中国、现代中国、未来中国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348.
方世南  马婧 《学术探索》2023,(11):49-54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出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战略任务,意义十分重大。在现代信息网络化社会,网络文明是在虚拟网络世界中呈现的一种追求真理、爱国守法、崇德尚学、诚实守信、仁爱友善的重要文明现象,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网络空间的表现和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虚拟网络世界的网络文明和客观实在世界的现实文明相辅相成、协同共进,以强大合力发挥着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和推动网络强国建设的巨大功能。充分认识协同推进网络文明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深厚理论基础,把握协同推进网络文明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重大时代价值,找准推进网络文明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双向发展与共同进步的实践路径,是新时代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49.
中国的现代化转型最核心要义是文化的转型,即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以西方工业文明价值为支撑的现代文化模式使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历程中遭遇巨大挑战。任何文化的转型都无法脱离自己的传统和历史语境,在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必须坚持传统的话语立场。只有超越二元对立模式、破除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盲从和重估传统文化价值,才能在文化转型中坚持中国话语立场。  相似文献   
350.
郭涛  张志元 《学术探索》2023,(9):121-128
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内在要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是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任务,肩负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历史使命。新时代大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秉持整体性与发展性有机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有机结合、人民性与先进性有机结合的基本原则。在推进路径上,需要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发展,以文化体制的深化改革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中国文化话语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