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146篇 |
免费 | 423篇 |
国内免费 | 108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691篇 |
劳动科学 | 62篇 |
民族学 | 760篇 |
人才学 | 213篇 |
人口学 | 69篇 |
丛书文集 | 4784篇 |
理论方法论 | 878篇 |
综合类 | 9704篇 |
社会学 | 1169篇 |
统计学 | 34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3篇 |
2023年 | 548篇 |
2022年 | 540篇 |
2021年 | 698篇 |
2020年 | 700篇 |
2019年 | 669篇 |
2018年 | 281篇 |
2017年 | 416篇 |
2016年 | 555篇 |
2015年 | 888篇 |
2014年 | 1810篇 |
2013年 | 1456篇 |
2012年 | 1290篇 |
2011年 | 1348篇 |
2010年 | 1372篇 |
2009年 | 1332篇 |
2008年 | 1425篇 |
2007年 | 891篇 |
2006年 | 790篇 |
2005年 | 645篇 |
2004年 | 476篇 |
2003年 | 468篇 |
2002年 | 321篇 |
2001年 | 259篇 |
2000年 | 186篇 |
1999年 | 82篇 |
1998年 | 35篇 |
1997年 | 19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绿色基础设施是支撑生态系统可持续运行的重要保障,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势必对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更具要求。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区存在生境破碎、生态脆弱等困境,尤其在经济水平与地理环境双重制约下,如何高效利用现有资源条件构建绿色基础设施以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仍具实践困境。论文基于国土空间规划全域全要素视角,以西藏索县为例,通过形态学空间格局、电路理论等方法,识别区域景观要素及生态源地,筛选廊道与战略节点对格局结构进行优化,并结合研究区实际探索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构建思路。研究结果能够为研究区生态修复与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构建提供实证依据,亦能为其他高原寒地城镇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42.
生态宜居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涵,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推进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地处云南滇西北的永胜县羊坪彝族乡结合自身发展,以农村环境整治、环境保护宣传、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为重点,积极推进生态宜居美丽羊坪建设。本文主要对羊坪乡人居环境改善、水源地治理等为主要内容进行了调查分析,由此探索西部民族地区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43.
青海省是黄河的源头省份,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中的地位重要而特殊。推动黄河青海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法治的引领和保障作用,解决深层次发展矛盾,促进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针对青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法治困境和现实需求,从明确依法治理理念、完善地方立法、创新生态补偿制度、弘扬黄河文化、健全区域协调联动机制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法治建议。 相似文献
44.
甘肃是黄河上游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但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短缺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基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提出构建以兰州、白银、临夏、甘南四市(州)为主要地域范围、以“一带一核三区”为基本空间布局的甘肃黄河生态经济带。阐明甘肃黄河生态经济带的内涵是以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为宗旨,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和约束,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出放大政策叠加效应、发展县域经济、建立“数字化黄河工程”等促进甘肃黄河生态经济带构建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5.
庞亚飞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72-78
根据1985—2021年间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收录的关于中国生态语言学的文献资料以及关于生态语言学的学术交流活动开展状况,对国内生态语言学研究历程进行梳理,结果发现,国内生态语言学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从研究主题分散与单一的萌芽阶段,到研究主题开始呈现多元化的探索阶段,再到注重本土化研究的快速发展阶段。今后国内生态语言学可以从完善理论与加强实践应用研究两个维度,建构系统化、深层次的生态语言学结构体系。生态语言学知识的传播与普及,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6.
47.
王华伟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5):75-81
新维多利亚小说有意识地以维多利亚时代作为叙事背景,绝不是对那个时代的简单回望、怀旧甚至重复,相反表现出比维多利亚小说更加强烈的问题意识与批判精神。选择人性背后的兽性或动物性作为叙事的生命支点并非偶然之举,这本身意味着新维多利亚小说内含丰富多元的自然基因、生命档案和生态意识,同时应该承担更多更大的生态使命。借由塑造众多独特的“人化动物”、“人兽一体”和“半人半兽”等动物化肉体形象,新维多利亚小说努力在人性与动物性之间建构全新的对话性乃至主体间性生态关系,消解人和动物之间生命意义上的失衡、失范与失语,从而建构另一种富有维多利亚时代色彩的“生命共同体”。 相似文献
48.
49.
50.
随着“互联网+”政策的兴起,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成为一种趋势,互联网给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带来了一场创新性的变革。以支付宝平台推出的“蚂蚁森林”为例,它是基于互联网平台,实现线上线下相连通、多方主体参与的网络绿色公益行动。研究“蚂蚁森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机制及改进路向,不仅为“蚂蚁森林”生态实践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可行性意见,也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发展提供全新思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