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72篇
  免费   528篇
  国内免费   116篇
管理学   1657篇
劳动科学   62篇
民族学   744篇
人才学   188篇
人口学   69篇
丛书文集   5066篇
理论方法论   931篇
综合类   10512篇
社会学   1149篇
统计学   338篇
  2024年   125篇
  2023年   545篇
  2022年   330篇
  2021年   595篇
  2020年   640篇
  2019年   584篇
  2018年   282篇
  2017年   448篇
  2016年   589篇
  2015年   947篇
  2014年   1914篇
  2013年   1556篇
  2012年   1401篇
  2011年   1472篇
  2010年   1496篇
  2009年   1447篇
  2008年   1569篇
  2007年   1017篇
  2006年   883篇
  2005年   730篇
  2004年   565篇
  2003年   511篇
  2002年   352篇
  2001年   296篇
  2000年   207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草原牧区生态移民及其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我国草原的日益退化,牧民的生存和发展形势严峻,牧区的生态移民问题已经提到议事日程,并在我国许多牧区开始实践。该文对牧区生态移民的成因和途径做了初步的探索。我国牧区人口已超出了生态环境的承受力,许多牧民已经丧失了基本生产生活资料——草原。草原封育需要牧区进行生态移民,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牧区生态移民;政府要用宏观、开放的视野指导牧区生态移民,不能局限在一时一地解决这一问题;向牧区未利用草原移民;改革牧区的第一产业,发展牧区的第二、三产业,为牧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以减轻向系统外移民的压力;向农村和城镇转移,实现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向系统外移民。  相似文献   
72.
霍秀媚 《探求》2005,(5):23-25
我国的殡葬改革经过多年的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面对我国老龄社会的到来,面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我国的殡葬业仍需进一步深化改革,以更好地协调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使整个社会处于和谐状态。多年来,我国的社会学工作者,特别是广东的一批专家学者对殡葬改革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研究,提出殡葬改革“民族化、社会化、市场化、法规化”的方向。不久前,由广东省社会学学会、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广东省社会学学会殡葬改革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和《中国殡葬》杂志社等单位共同主办的“殡葬业和谐发展首届高级论坛”在广州召开,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如何深化殡葬改革,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本刊在此发表这次论坛部份文章的主要观点,形成这一组笔谈,以期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以推动殡葬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73.
运用生态学的概念,分析了证券市场生态现状,指出中国股市生态危机是一种复合危机,有深刻的制度、文化和社会背景等原因,生态失衡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和谐的资本文化、有效的监管和科学的公司治理机制.提出股市生态治理的关键在于调整股市结构、改善公司盈利状况以及强化政府监管.  相似文献   
74.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保护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特别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城市环境问题日益得到重视,而农村生态环境正日趋恶化。农村是农民生活和生产的基地,也是全国人民的生活源泉、国民经济存在的根本。农村环境能否得到根本改善,直接关系到我国环境保护目标能否顺利实现。本文综合分析了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治理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5.
水族双歌作为水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作、演唱、传承的歌谣,蕴含着浓厚的生态伦理观念.一是意识到破坏自然环境会给人类带来灾难;肯定栽种树木、防止水土流失的行为;强调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生态并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二是主张关爱动物,认为动物具有思想和情感,人应该与动物和谐共处;对于束缚动物自由、虐待动物的行为予以谴责.这种生态伦理意识,对于当下人们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6.
徐国静 《社区》2004,(17):36-38
两个母亲的泪水,诉说了什么三年前,我接到杭州一个母亲打来的电话。她说她的女儿已经大学毕业,学习和工作都不让她操心,就是谈对象遇到了障碍,与人相处特别难。她发现女儿情商太低。她已经退休了,但她要用后半生来帮助女儿,直到死,一定给女儿补上情感这一课。我被这个母亲深广博大的爱所感动。一年以后,我去杭州演讲,那位母亲来看我,她有些悲观地告诉我:她的努力起色不大,女儿对人还是不信任,甚至拒绝和排斥。春节的时候,她打来电话说:“我绝望了,最近我从早期教育的一些书里知道,孩子情商开发的关键期是3岁以前,而那个时候,我整天忙于工作,…  相似文献   
77.
当代中国美学:走向生态美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代中国美学出现了多元化趋势,其中后实践美学对实践美学的超越、生态美学的异军突起等都是美学界引人注目的理论现象.我们认为 ,无论实践美学还是后实践美学,都是某一阶段的重要理论现象,它随特定历史环境而产生,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被另一种学说所替代.生态美学的出现一方面适应了社会的发展要求,另一方面又全面激活了美学的理论研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因此,当代中国美学走向应该是生态美学.  相似文献   
78.
女性主义与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一个本土化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性主义思想最早进入教育领域是在美国的课程概念重建运动中,如何将西方的女性主义课程理论引入我国基础教育是作者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结合理论梳理和现状分析,从课程设置和课程实施两个方面探索变革当下基础教育课程的思路,以期推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建设.  相似文献   
79.
女性主义在当下的社会文化中似乎已是耳熟能详,但也是最多错觉、最易发生误会的场域。很多人把女性主义认作仅仅是女性为了自己的权益而进行的斗争,目的是为了改变自身在男性社会里的不利地位和处境,这当然也是一个大致不错的理解,却远不是女性主义的全部。事实上,当代西方的女性主义远较这样的理解复杂深刻,它不仅为争取自己的权益而斗争,同时还要改造男性中心的社会结构与文化。它的存在和发展,所显现出的鲜明的越界挑战的姿态及其成果,已然成为当今西方知识生产和社会  相似文献   
80.
企业生态质量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质量管理理念的产生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向质量管理理论渗透的结果。在介绍生态质量管理理念产生的基础上,提出从环境、顾客生态满意度、职业安全健康和企业生存能力四个方面评价企业的生态质量管理,并设计了相应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