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56篇
  免费   593篇
  国内免费   125篇
管理学   1686篇
劳动科学   62篇
民族学   784篇
人才学   209篇
人口学   69篇
丛书文集   5180篇
理论方法论   893篇
综合类   11445篇
社会学   1202篇
统计学   344篇
  2024年   133篇
  2023年   563篇
  2022年   373篇
  2021年   621篇
  2020年   659篇
  2019年   602篇
  2018年   292篇
  2017年   449篇
  2016年   613篇
  2015年   983篇
  2014年   1949篇
  2013年   1627篇
  2012年   1522篇
  2011年   1582篇
  2010年   1600篇
  2009年   1537篇
  2008年   1627篇
  2007年   1035篇
  2006年   920篇
  2005年   780篇
  2004年   586篇
  2003年   557篇
  2002年   401篇
  2001年   318篇
  2000年   248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生态居住社区”理念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态社区作为城市居住社区最理想的形态,是一个高效、和谐并日益完善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其内部的物质代谢、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关系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网络,使物质和能量得到多层的分解利用,废物循环再生,社区内外的管理部门和社区成员之间形成发达的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62.
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对整个大开发战略有着深刻的影响,应借鉴美国西部开发的教训,树立新的资源观和发展观,制定出一系列关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重建的制度措施。  相似文献   
63.
浅析伊斯兰教的生态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斯兰教认为人与自然界万物都是真主的造化物,两者地位是平等的,人类只是真主的"代治者".伊斯兰教在强调爱护自然、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前提下,主张把握自然的本质和规律,通过对自然界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为人类造福.同时,伊斯兰教也坚决反对狭隘的功利主义、反对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人类的长远利益.这些主张均对增强环保意识、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维护正常的生态环境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4.
经济增长极限的仍然存在,说明任何一具体的经济增长率都是通向极限的阶梯。代际关系上的经济增长率的合理性过份依赖于技术乐观主义,人与自然关系中的经济增长率的合理性只是形而上的玄想,代内关系的经济增长率的合理性只能衍生于单一的效率价值取向。这说明合理的经济增长率在经济伦理的应有视角里是虚幻的。人类必须在人口、科技、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制度结构方面建立起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经济伦理观。  相似文献   
65.
66.
唐淑华 《职业时空》2008,4(4):131-131
广告作为现代营销手段之一,愈来愈多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观念和消费意识,其语言也一直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随着西方语用学知识的引进,从语用学角度研究广告语言更是发展迅速。珍妮·托玛斯(Jenny Thomas)"跨文化语用失误"(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一文为分析语用失误和文化迁移建立了理论框架,并与其他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一起为国内外学者指明了方向,学者们纷纷著书立说,使这一领域的研究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20多年来,许多语用学方面的研究和文章相继问世,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广告语言从语用学角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当前广告语言的研究,语用失误的文章不多,且多基于跨文化语用失误这一领域,语用失误研究在层面上极不平衡。  相似文献   
67.
本文从地理背景、经济土壤、文化氛围和社会结构四个方面,分析了西周文化产生与发展的生态基础及其生成机制。指出了周族生存的地理坏境的三个特点对其文化发展方向和过程的影响,农业经济在其文化创生中的基础作用,人本主义文化氛围的催生机能,以及建立在宗法制度基础之上的社会结构在周文化流变中的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68.
循环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而且体现了生态价值论的基本理念。在循环经济活动中人们以复杂劳动创造了价值,复杂劳动主要包括通过科技创新对工业工艺流程进行改造,通过系统工程协调工业布局。人们不仅在循环经济中创造了价值而且保护、节省和储存了生态价值,因为循环经济拓宽了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提高了单位资源的产出率,降低了单位产品的资源消耗。传统工业经济发展的问题在于没有解决劳动价值和生态价值的平衡关系,对劳动价值的单一追求,意味着对生态价值的忽视,这是工业经济发展思路狭隘的致命之处。生态经济价值是循环经济富有特色的价值形态,体现了循环经济将劳动价值和生态价值兼顾和融合的特点,体现了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视野即经济活动应该具有环境良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生态经济价值是在劳动价值与生态价值对立关系基础上实现统一关系的产物,体现了经济领域中的价值关系辩证法。  相似文献   
69.
价值取向不同决定了主体的行为选择方式的差异。传统文化,尤其是工业文化的“崇尚高消费,追求物质享受”的价值取向的弊端随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到来日益显现。生态文化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必然,其“崇尚节俭,追求创造”的价值取向将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键。  相似文献   
70.
《中外书摘》2006,(12):F0004-F0004
对话是人类生存亘古久远的话题.也是一个跨越哲学.宗教学.社会学.文学.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对象。什么是对话?什么是真正的对话?对话仅仅限于面对面的交流吗?“对话 社会 教育”译丛的宗旨就是在于介绍、探讨,倡导.推行和实践对话.帮助人们重新恢复这项现代人类社会“缺失的技能”.于对话中重塑人生的意义.目的与精神.进而改造自我.人性和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