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32篇
  免费   596篇
  国内免费   123篇
管理学   1685篇
劳动科学   62篇
民族学   774篇
人才学   209篇
人口学   69篇
丛书文集   5179篇
理论方法论   893篇
综合类   11436篇
社会学   1202篇
统计学   342篇
  2024年   133篇
  2023年   563篇
  2022年   358篇
  2021年   607篇
  2020年   659篇
  2019年   602篇
  2018年   292篇
  2017年   449篇
  2016年   613篇
  2015年   983篇
  2014年   1949篇
  2013年   1627篇
  2012年   1522篇
  2011年   1582篇
  2010年   1600篇
  2009年   1537篇
  2008年   1627篇
  2007年   1041篇
  2006年   920篇
  2005年   780篇
  2004年   586篇
  2003年   557篇
  2002年   401篇
  2001年   318篇
  2000年   248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价值主要是关系范畴,从"意义与价值相类比"的角度看,某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价值,就是它在未来能对另一事物产生的全部影响.价值也具有自反性,事物的内在价值,就是它的所作所为对自身未来的全部影响.生态文明追求的是"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这一价值追求,一是必须既同时承认人的内在价值和自然界的内在价值,但又不回避两者的差异,模糊两者的界限;二是必须努力实现生态正义,使人类在维护自然界孕育生命的价值中担负起独特责任.  相似文献   
992.
生态损害是环境侵害所引起的环境损害的一种。其本质是对人类及其他生命体生态利益的损害。生态损害的特殊性决定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必须注重事前的预防。传统环境民事侵权责任和行政责任承担机制存在局限性。要最大限度的预防生态损害的发生。必须构建严密的刑法保护,以独立的生态法益为标准完善现行环境刑事立法。  相似文献   
993.
产品安全问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讨论了林产品安全的概念与内涵,认为林产品安全既包括质量安全又包括生态安全。在此基础上,文章论述了当前我国林产品质量安全与生态安全的现状及发展动向。最后,文章得出了我国林产品总体上尚处于不安全状态的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994.
三峡地区摩崖石刻以其自然、野趣的风格呈现在世人面前。从其生态分布特点看,或在溶洞里,或在浪涛中,或在悬崖上,或在峭壁间。正是这种自然、野趣、古朴、典雅的风格和独特的生态分布,使三峡石刻更加神奇诱人、情趣盎然、魅力无穷。  相似文献   
995.
文章从社会语言学的精制代码、限制代码的选择这一立脚点、详细阐明了早期人为的外部语言刺激对整个语言发展过程具有的革命性作用,肯定了精制代码和限制代码的存在这一事实,批判性地指明了两种代码的选择是以个体的自身努力和外部的积极作用为条件,而不是以阶级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996.
刘明阁  徐云 《南都学坛》1999,19(2):59-62
任何一门学科都是在继承和创新中发展的,美国语言学的发展虽然在学术上和人员上与欧洲有割不断的联系,但却根据本国的历史和文化特点,在继承欧洲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美国语言学的发展大致分为四个时期,每个时期的代表人物都有自己的理论,他们为美国语言学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997.
本文从法理学角度分析了我国立法机关对行政机关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存在的问题,并就监督措施的完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8.
我国生态治理现代化是在党领导和政府主导下的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既符合现代生态治理多元共治的基本要求,又突出党的领导和政府主导,具有巨大优势:它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提供多元共治的制度保障;坚持人民利益宗旨,凝聚多元共治的各方力量;实施新型举国体制,提高多元共治的协同程度。同时,我国生态治理现代化也面临着许多现实矛盾:生态治理任务的长期性与治理使命的接续性矛盾,生态治理观念的全局性与治理职责的区域性矛盾,生态治理成效的滞后性与治理考核的时效性矛盾,生态治理方式的现代性与治理实践的复杂性矛盾等。要解决这些现实矛盾,可将生态治理长期规划与短期计划相结合,将生态治理全局视野与区域目标相结合,将生态治理长远目标与当前实际相结合,将生态治理管理创新与科学执政相结合。合理解决这些矛盾,不仅能推动我国生态治理现代化,也能培育和提高干部、公民、企业等主体的现代素质和生态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999.
基于西部11省及自治区2009—2019年的相关数据,应用Stata15.0软件,分析财政投入、信息化水平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结果显示,财政投入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促进作用,不显著;信息化水平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有促进作用,不显著;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显著的自我发展驱动力。为此,应当加大生态文明财政投入,强化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推进信息服务进村入户,培养高质量农业信息化人才;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建设观,科学系统地规划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000.
谭汝为,原籍广东新会,1945年生于天津。天津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教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导师。现任教育部汉语能力测试学术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天津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修辞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阅读鉴赏研究会会长、中国民俗语言学会副会长、天津市语言学会顾问、天津市修辞语用学会会长等学术职务。出版主要学术著述6部,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普及性文章数百篇。谭汝为教授主要的研究领域为:汉语修辞学、词汇语义学、民俗语言与地域文化、语文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