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75篇
  免费   597篇
  国内免费   125篇
管理学   469篇
劳动科学   20篇
民族学   145篇
人才学   130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7525篇
理论方法论   1449篇
综合类   9976篇
社会学   543篇
统计学   36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285篇
  2022年   296篇
  2021年   364篇
  2020年   359篇
  2019年   357篇
  2018年   159篇
  2017年   241篇
  2016年   304篇
  2015年   537篇
  2014年   1083篇
  2013年   900篇
  2012年   1303篇
  2011年   1369篇
  2010年   1259篇
  2009年   1367篇
  2008年   1586篇
  2007年   1253篇
  2006年   1228篇
  2005年   1130篇
  2004年   1095篇
  2003年   962篇
  2002年   788篇
  2001年   651篇
  2000年   517篇
  1999年   279篇
  1998年   156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31.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党中央提出了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宏伟目标,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关于社会发展的思想,这一思想具有深刻的哲学意蕴,内在的包含了发展的方法论、发展的目的论、发展的价值论三个基本方面,不仅为分析和解决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问题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而且为中国梦乃至世界梦的实现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332.
对于当代生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需要充分利用两者之间存在的制约与促进关系。因为当代的生态思想是对社会现实的改变和优化,以达到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这也是一个历史遗留的问题,科学看待这样一种自然观和历史观正是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世界观。对此本文就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生态思想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见解,希望对于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33.
政绩评价标准制定的客观依据离不开政绩主体需要.政绩主体需要具有主体的内心愿望和主客体间实际存在依赖关系的两种不同方面,其性质有正当和不正当之分.政绩主体的正当需要是政绩评价标准的客观依据,也是实现政绩评价标准科学化的价值性原则的依据.  相似文献   
334.
在当代西方关于世界公民主义的研究热潮中,康德的世界公民思想成为最主要的理论来源和根据。但与此同时,学者们对康德的世界公民思想本身也产生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学界主要聚焦于四个方面的问题展开了对康德世界公民思想的争论:战争与和平理论、关于世界国家(世界共和国)的理想、世界公民法(权)理论和世界公民的爱国主义。对于康德世界公民思想焦点问题的争论表达了对康德思想本身的挖掘和延续,也是对当代世界公民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深入研究上述焦点问题是当代世界公民主义研究不可回避的理论任务。  相似文献   
335.
336.
《天府新论》2012,(6):1
《天府新论》是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学术杂志。它坚持"二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鼓励创新之见,以繁荣和发展社会科学为宗旨。本刊发表国内外经济、政治、法律、社会学、哲学、文化、文学、历史、  相似文献   
337.
"本体论"是ontology的译名,但这个译名并不能全面揭示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第一哲学"的特征。在中文语境中,第一哲学体系本身就包含了本体论和存在论两个层次的内容。对于古代哲学来说,本体论指的是追问世界本原的哲学形态;对于现代哲学来说,本体论既可以指称"本体论承诺"意义上的理论前提,也可以指称现代自然哲学。文章追溯了本体论的原始意义,提出了同时使用"本体论"和"存在论"两个译名来翻译的观点,并在这样的基础上对本体论在现代语境中的多重含义进行了概括,对于理解现代自然哲学的目标以及界定科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38.
西美尔立足于生命哲学的视镜,对祛魅时代现代人的宗教性(超验性)生活进行了极为细致的审视,对如何重建现代人的精神信仰世界提出了深刻的洞见。这些洞见对我国当今社会思想道德文化建设路径的选择——从外在超验性对象的追崇到内在生命品性诉求的转向,以实现个体自由与社会共契的合致,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39.
无论在古希腊还是中国古代社会,都有至善理念。但在近现代,这种至善理念失落了。这是造成人的精神失衡或痛苦的一个原因。重建现代至善理念,必须借鉴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消解古代社会至善理念的实体性,并与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相适应。  相似文献   
340.
牟宗三的良知坎陷是暴力的,又是无力的。一方面,良知坎陷中的道德良知对于政治、经济等有着绝对的威权,能够要求一条"文化→政治→经济"的暴力下贯之路;另一方面,良知坎陷又以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为"假定"前提,由之而有"经济→政治→文化"的柔顺上升之路。来自左、右两边的批评,凸显了这两条路线的不同政治哲学内涵。牟宗三本人在现实政治生活中的表现,则佐证了致力于暴力教化的哲学王的无力。正视良知坎陷的暴力与无力两相,有助于理解牟宗三的困境,也有助于看清中国文化的当下境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