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7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82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215篇
社会学   1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淮南子 《今日南国》2006,(11):50-53
瞿秋白的一生有两次爱情相伴。第一位爱人王剑虹,是著名作家丁玲在上海大学的挚友,遗憾的是,结婚仅7个月,剑虹就因患肺结核而去世。瞿秋白曾在给丁玲的信中表白说自己的心也随剑虹而去。然而,不久就与已为人妇为人母的杨之华陷入了难以自拔的情网,他们的爱情被誉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忠贞爱情”。  相似文献   
112.
自 192 3年党的“三大”至 192 7年 7月大革命失败 ,瞿秋白等党内一批杰出的领导人运用马克思主义阐述中国革命所面临的一切重大问题 ,为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13.
瞿秋白早期创作与俄罗斯文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以瞿秋白早期文学创作活动与俄罗斯文学的关系为研究对象 ,认为瞿秋白在接受俄罗斯文学的影响时 ,显示了人格的矛盾 ,一方面他注重外在的行动 ,另一方面却迷恋托尔斯泰主义。瞿秋白在具体创作中 ,借用托尔斯泰等作家的表现方法进行文体实验 ,在“五四”文学发展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笔  相似文献   
114.
瞿秋白与李大钊文化观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瞿秋白与李大钊的文化思想发展历程大体相同,都经历了从批判封建文化到主张接受西方文化,从调和东西文明到接纳俄罗斯新文明的发展过程。两人在文化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有较大的趋同性,他们一致主张联合互补,但两人在诸多相关文化问题方面,也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15.
每堂上课,总是男生先进教室,留出最前的两三排让女生坐。待男生坐定后,女生才鱼贯进入教室。她们一般都是向男同学扫描一眼,然后垂下眼皮,各自就座,再也不回过头来。  相似文献   
116.
在传播译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过程中,瞿秋白是一个起到转折作用的关键人物.他改变了以往译介的"间接性",直接翻译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文章,是中国系统译介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论第一人.他的译文精确、流畅、完整,得以广泛传播,影响很大.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译介,受其功利文学观的支配,译介过程中又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做了较为偏狭的取舍.  相似文献   
117.
吴永平 《江汉论坛》2001,(12):60-65
本文认为瞿秋白在20世纪30年代初与鲁迅先生亲密合作,克服了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王明左倾路线对文艺战线的影响,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局面.瞿秋白和鲁迅先生是左翼文化战线的"实际领导人",是正确路线的代表.  相似文献   
118.
三农问题是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历史性课题,20世纪90年代以后再次凸显,今已成为全党、全民关注的焦点。当前中国的三农问题不仅是一个认识论问题,更是一个方法论问题,方法的有效与否直接影响着三农问题解决的程度。瞿秋白关于三农问题的哲学分析,对我们解决当前中国的三农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哲学方法论启示:要求我们在解决当前的三农问题时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实事求是,既要辩证全面又要抓住重点。  相似文献   
119.
瞿秋白《多余的话》既反应着作者深刻解剖自己正直知识分子的真诚,又体现着他要给后人留玉下一段真实历史的责任感,既抒写着他对毕身追求的理想受到损毁乃至失落的悲情,又表达着对玷污着革命理想的道德纯洁性的“党内斗争”的抗议。在看来消沉悲观的曲笔下,表达的是党内正常民主生活受到破灭的心忧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