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8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46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94篇
社会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海明威做人和写作的风格都十分鲜明,其人生具有很强的自传性和传奇性,但是也具有两面性和矛盾性。作为男人的海 明威,同情父亲,讨厌母亲,为了彰显阳刚气质,他热爱打猎和激烈运动,也参加过战争,但母亲的影响却始终无法摆脱;作为作 家的海明威,是美国迷惘一代作家的代表,具有独特的写作风格,创造了记者文风和冰山理论,并于1954 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 奖,但他不断超越自己的创作历程却是痛苦的;作为美国国家精神的海明威,他注重从印第安人与非洲黑人的原始文化中吸取 养料,有着无畏的硬汉精神,但却最终选择了自杀。  相似文献   
142.
赵子昂 《理论界》2007,(10):189-192
马尔库塞的哲学与美学思想是寻求人的现实解放的广义政治学。其“自然革命论”、“爱欲革命论”及“艺术革命论”融合在他对当代资本主义发达工业社会单面思想的批判理论之中。马尔库塞对西方语言分析哲学工具理性的单维性、虚假性、矛盾性子以批判,提出了实现人的解放的另一可能性途径:解放封闭中的论域。  相似文献   
143.
将马克·吐温的短篇名作《亚当夏娃日记》置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进行探讨发现,该故事不仅在情节上凸显了女性在实现两性和谐相处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女性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其复调式的框架结构也巧妙地传达出两性平等、亲密融合的理想。笔者认为,该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相辅相成,高度统一地表达并强化了作品的生态女性意识。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作品结尾出现的不和谐音却暴露了作者生态女性意识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144.
海明威因其作品中众多"硬汉"形象,历来被作为一个典型的男权主义作家看待.相当数量的评论家认为海明威歧视女性,具有"厌女症".本文从文本入手,以历史观点剖析海明威作品中的主要女性角色,指出海明威是一位具有双性视角和强烈女性意识的作家.他真实地记录了那个时代女性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45.
本文通过对<吉姆老爷>的文本进行分析,揭示康拉德殖民话语的矛盾性.康拉德在小说中的殖民地叙事把作为"他者"的殖民地当做一面镜子,以西方殖民主义者在殖民地的所作所为揭示西方殖民主义话语在西方殖民进程中的作用,反映西方文明自身存在的缺陷.在以批判的态度对待西方殖民主义的同时,康拉德也暴露了自身所受西方殖民主义话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6.
147.
政绩主体需要问题是政绩理论的核心问题。为科学把握政绩主体需要的本质,以价值哲学为视角,对政绩主体、政绩主体需要进行界定,并揭示政绩主体需要的社会性、系统性和矛盾性三大特征。  相似文献   
148.
马克思的“相敌对”命题 ,揭示和阐明了艺术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生产形式和部类这一现代性转型所给予自身的巨大而深刻的冲击 ,使之呈现出巨大的进步与巨大的丧失并存 ,大普及、大发展中又有大沦落 ,伟大的天才同时又可以是异化了的非人等奇观。而这种矛盾性、两重性 ,却正是“艺术生产”运行发展的基本规律之所在  相似文献   
149.
语言是一种世界观。作为汉语的载体——汉字以其独特的表意性强化着这种世界观的体现。以日常家禽"狗"为例,汉民族一方面与之长期相处、休戚与共,而另一方面汉语言文字中又无一不暴露出对其嗤之以鼻、不共戴天的大量事实。汉语"狗"词语贬中带褒的现象所折射出来的汉民族对"狗"之美德既否定又肯定的价值取向,揭示了汉语文化中汉民族同时对忠信美德的渴望与排斥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150.
《枭河桥事件》是美国经典的短篇小说,它的故事奇特新颖,是用独特的叙事手法来展现人死之前究竟能看到什么,将读者不知不觉的代入到文本当中,直到最后才恍然大悟。以美国内战为背景,以讽刺的手法,辛辣的文风挖掘人性,叙事风格特色十足,本文正是要讨论它独特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