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5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48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56篇
社会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正常青藤实验中学位于全国首批文明城市张家港市市中心,校园内绿树红墙,小桥流水,环境清幽立人。"常青藤"寄寓学校文化:"水远向上,永不屈服.永无止境",用卓有成效的教育造福社会,荫蔽百姓的办学愿景。常青藤精神的内核是"永远向上"的人生态度,"永不放弃"的乐观自信,"永无止境"的精神迫求。静态的环境文化学校正门厅的红木雕花的扬州漆画屏风以及背面鎏金的"鲲久蛰北溟,今化鹏冲天"的校歌歌词让人感受到文化的传承。镌刻在白壁上的"常青藤学子做人三字格"引领着学生行为规范:"……讲礼义,雅谈吐,重诚信,知廉耻,知感恩,能宽容,志高远,品高位……"。雪自的钟楼和爬满凌霄花的游廊是学校建筑中最灵动的文化符号……师生长年浸润于健康丰富的校园文化空气中,涵养"常青藤人"独特的精神气质。  相似文献   
112.
当前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和礼仪教育存在两个短板。一是缺乏文化底蕴,没有立足我国博大精深的礼仪文化;二是欠缺实践环节,单纯的知识灌输式教学不适用于礼仪这门实践学科,反而带来教会学生"说一套、做一套"的风险。本文立足这两点,对症下药,探讨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改革的机制和途径,研究出既秉承传统礼仪文化精髓,又体现时代内涵,既注重知识,又强调实践的的大学礼仪课程设计方案和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3.
从中国早期思想渊源看,信观念的本义是人与人之间约定关系的相互信任,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的现实使这种契约之信得到充分发展。孔子及先秦儒学在信观念的涵义上有新的解释,外在方面将契约之信转变为礼义之信,以伦常秩序代替对等的契约关系;内在方面则将关系规范的相信转变为持守自身情意的忠信、诚信。后世的汉唐儒学、宋明新儒学侧重信观念的超越性阐释,把信与性与天道合一,成为一个信仰性的观念。儒家信观念的涵义演变适应了中国传统家庭、家族本位基础上的君主专制主义等级社会的国情,但在当代社会生活巨大变迁的新语境下,重建契约之信成为儒学发展的必要选择。  相似文献   
114.
鹧鸪天·茶     
  相似文献   
115.
荀子论和谐     
王鹏 《理论界》2012,(2):120-122
荀子关于和谐的思想,存在如是之逻辑架构,首先,所谓和谐涵括了三个维度——人与自然、人自身和社会和谐,其中社会和谐是关键。其次,实现和谐的关键是礼,即通过礼来贞定人在群中的角色,通过礼来修身,通过礼来协调人之需与物之长。最后,要真正通过礼来实现和谐,还需要君(圣人、师)及其主导的教化与刑政。  相似文献   
116.
春秋时代,周礼下移;春秋诸子,开启圣化大趋势;从民心到人性,从“有德”到“有道”,从礼仪到礼义,孔子之道“一以贯之”。  相似文献   
117.
李觏与胡瑗是北宋同时期的儒学代表人物,但二人就“礼与情”即礼义与利欲问题上却存在着巨大分歧,具体表现在情之善恶、礼与情之关系以及礼义与利欲之关系等方面,他们对后世儒学的影响也有极大不同。究其实质,仍然是主内与主外之争。  相似文献   
118.
先秦儒家的学习理论有自己的特色.他们认为学习主要是把外在于修养主体精神之外的人性转化为修养主体的精神.向外学习的内容很多,这些内容都朝向一个意义中心就是本质性人性--礼义.先秦儒家强调学习是一种有意识的学习,强调学习要立志和专心致志.同时,先秦儒家认为学习也是一个不断把意识变为潜意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9.
谈天 《理论界》2023,(12):37-43
在先秦儒家思想中,“形”概念一般被理解为个人道德修养的外在呈现。而在荀子那里,“形”并不局限于个人的修身之事,还具有了礼则化的规范意义。荀子认为,“形”的实现必须通过“心”之持养,经历“心”之思虑、决断,不断地接纳与践行礼义法度,方能于外有所呈现,而“形”之展现,必须使之普遍化、礼则化,否则只是容貌、仪态、言辞的表现而已。一种没有标准衡量的道德修养,是无从判定修养境界的,也是无法令人信服的。“形”必须依从礼义,以礼义为准绳,从而实现客观的教化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