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2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35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0篇
人才学   9篇
丛书文集   597篇
理论方法论   78篇
综合类   875篇
社会学   49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东岳论丛》2019,(6):184-190
孔孟荀之间的学术流变是反映先秦原始儒学发展演进的一条重要主线。荀子与"孔孟"相比,如果说孔孟之学是"以仁为本"的话,那么,荀子之学则可谓是"以为宗"。"以为宗",突出规范之于秩序建构的作用,体现了荀子在战国晚期新的历史语境下对群体社会秩序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无疑是荀子哲学中最核心的概念,其所言说的""不仅是实现群体社会秩序的保证、是成就个体道德理想人格的依循,还是天道宇宙运行的依据,由此,荀子的论就有了政治学、伦理学和形上学的多维意蕴。三方面比较而言,""首先是政治学意义下的,其次是伦理学意义下的,最后才是形上学意义下的。这种区分,与荀子哲学经验主义、现实主义的进路以及重建秩序的强烈政治追求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52.
孔子的通达以“”与“仁”为思想底蕴,以“中庸”为主要思想方法,既是对世事和人生透彻而睿智的认识,又是一种品格、一种境界。本文以《论语》述其要旨,从乐制度、个人修养、教育教学、治国理念四个层面来探析孔子的通达,以展示其高超、开阔的学识和气度,以及在当今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53.
先秦儒家强调"别华夷",以文化区分"我者"与"他者",用"夏"则夏视之,用"夷"则夷视之,血统如何在所不论.先秦儒家认为人之天性与禽兽没有本质差别,全赖圣人教之以方得以为人."别人禽",以夫妇之作为人与禽兽的起码分界,不论华夷、有违反最起码的夫妇之的行为者,即视为禽兽之行.先秦儒家十分强调仪的外在形式,把是否遵循"夏"的仪形式作为别华夷的最起码的标准,不仅如此,在是否践行""的精神以别华夷方面,于华于夷都使用同一个标准,对诸夏之国并不宽贷.先秦儒家主张"有教无类","用夏变夷"而绝不能"变于夷",既体现了民族观的开明方面,又反映出贱视夷狄文化的文化优越感,但先秦儒家不得"变于夷"的主张是无法完全阻断华夷文化的相互交融的.  相似文献   
54.
合法性问题是一个政治体系存在、持续、稳定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种政治统治和大规模的社会管理形态,都有意或无意在寻求合法性上做出了努力。从合法性的视角,对与中国古代政治合法性问题进行探讨。分析认为:君主通过制论证自己的合法性,成为君主贯彻自己意志的隐喻系统和合法性建构的关键。  相似文献   
55.
中国古代的论及仪中包含丰富的情感文明意蕴.一方面,文明源于情深,显示了"文明莫过于善"的思想实质;另一方面,情感要有涵养,也必须具备"文明"的气质."仁"是情感文明要达成的最高境界,而是实现这一境界的建构性途径.情感文明寓于,练就情感文明.中国古代情感文明思想体现出合化原则、"仁义在先,情爱至上"的价值性取向、中庸性特征、等级性色彩以及"主善慎罚"的仁政倾向.中国古代""的情感文明思想意味深长.  相似文献   
56.
冯兵 《东南学术》2013,(1):181-188
朱熹以宋明理学中的理气论、心性论为理论背景,强调"仁"是"心之德,爱之理",并融入了"生生之谓仁"的传统德性论观点,对"仁"这一概念的内涵与性质结合传统学进行了再诠释。他以天理为"仁"与乐相交通的依据和桥梁,并以"阴阳"、"动静"的辨证思维阐释了"仁"、"义"、""、"智"四端并立又对立统一的关系。朱熹将学与理学在其仁说中融会贯通,既回归和张扬了先秦仁学之道统,同时也颇具代表性地体现出了"经学与哲学相结合"这一中国哲学特征。  相似文献   
57.
先秦学与中国早期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孕育着中国文学的早期形态与文化内涵;“三”文献作为先秦学的代表之作,更是从各个方面反映出这种复杂的内在渊源,具有一般儒学经典无可替代的文学价值和文学史意义.厘清先秦学与古代文学研究之间的内在关联与视闽状貌,将有助于厘清诸多文学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来源,显现其中重要的文学史意义和学史价值,进一步拓展学术研究的宏富视野,加强以“三”文献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学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58.
荀子礼法论     
是荀子的核心思想,但荀子的与法在很大程度上有着相通之处,其突出表现在理论层面上荀子是援法入,在实践层面上是“隆重法”.荀子以为本,这决定了荀子的思想内核仍是儒家,追求的是“内圣外王”之道,但其又内蕴着法家的法的思想因子,这又决定其非醇儒.荀子法观凸显了荀子思想的多重面相的综合性特质.  相似文献   
59.
春秋时的管仲佐桓公尊王攘夷、"九合""一匡",建立了千秋功业,但学者们对此看法并不一致.就儒家学者孔、孟、荀来看,孔子赞之"如其仁,如其仁",孟子认为管仲佐桓公乃"三王之罪人",荀子从"隆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的角度肯定了管仲的事功.孔、孟、荀在品评管仲中表现出的不同,反映了三家在学说体系上各有取舍.  相似文献   
60.
学为主干的郑玄经学常常在学术史研究中被认为是“ 纯学术”,可是经学自确立地位以来,就是一种政治统治学说,这是不容否认的。产生于一 个特殊时代的郑学,为什么就只是“纯学术”?这问题在近年的经学史研究中已经有人提出 疑义,但还缺乏专门的研究。本文从郑玄学的历史依据、现实针对性和以《周》为核心 的政治意义等几个方面探讨郑学的所谓“非学术”意义,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