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7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88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125篇
社会学   33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马苹 《理论界》2013,(6):71-73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是社会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推动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就必须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发挥党在社会管理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重大作用,发挥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协调和矛盾缓冲作用,发挥公民个人在社会管理中的基础作用,发挥法治在社会管理中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52.
陈慧平 《人文杂志》2015,(3):121-128
任何社会理论的建构都隐含着某类时间观,但是由于牛顿力学时空观和康德的主观时间范畴在社会领域长期占据隐形支配地位,时间的基础"动力"作用却经常被人忽略。为了把握日新月异的社会实践,改变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封闭和僵化的一面,我们要重新理解时间,确立时间在理解整体社会现象中的本体论地位,为此必须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思想资源,从这个意义上看,古尔维奇的辩证时间观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3.
马克思和罗蒂两人的哲学都是希望哲学,即试图通过对社会的理性批判和对历史发展实质的再认识来为人类生活创造希望,其思想中都包含辩证法和社会变革理论.但社会历史的变迁使罗蒂仅仅在思想气质上而不是在社会变革的思想方针和行动方案上认同马克思.辩证法在马克思那里意味着发展的社会历史有其必然的前进方向,而在罗蒂这里,辩证法却是一种灵活的、随时可调整的、类似文学修辞的社会策略;基于各自对辩证法的不同理解,马克思的社会变革理论更强调远大的社会理想和为此进行革命,而罗蒂则更强调从现实出发对社会进行循序渐进的改革和完善,并为此而不断摸索和实验.  相似文献   
54.
1950年《婚姻法》的颁布实施,不仅是中国传统婚姻家庭制度的深刻革命,同时也是一场涉及个人生活、社会秩序乃至国家制度安排的重大社会改革,更是中国妇女人权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新《婚姻法》颁布后,中央人民政府运用教育的、行政的和法律的手段,从上至下开展了全国性的宣传、教育以及严惩犯罪行为的活动,积极健康的婚姻新风尚开始出现。《婚姻法》颁布后的一段时期内,由于封建婚姻观念和诸多社会条件的制约,不少地区仍有一些消极落后的婚姻现象存在,甚至有不少妇女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说明,现代婚姻制度的真正建立需要一个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55.
现代社会的分工体系不仅具有政治功能与技术功能,也具有道德功能,它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性手段。"人的全面发展"意味着每一个人都既要追求个人价值,也要追求社会价值,而在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所指向的事经常都不一致的条件下,社会的分工体系就成了帮助所有人兼顾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重要工具。分工体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变革总是会突破既有的分工边界,但并非所有这样的突破都属于进步。变革可能导向优化分工,也可能导向破坏分工,其中,只有优化分工的变革才属于进步。从伦理角度来看,社会变革只能指向优化分工的方向。  相似文献   
56.
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围绕着社会化大生产问题,我党曾不止一次地有过困惑。然而,我党运用马克思创立的透视历史变革的方法,尤其是从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技术形态入手来审视和处理问题,较好地解疑释惑,并不断开拓了新境界。在这方面,邓小平以及江泽民在十五大的报告在理论和实践上都给予了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57.
中国经济法之争的内涵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经二十余年的中国经济法之争,是中国现代法制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并将成为当代中国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的基础性、前沿性课题。中国经济法之争有其丰富的内涵,相关的探讨可使其轮廓逐步清晰,便于认识和把握;中国经济法之争有其发生发展的必然性。其中,大陆法注重法体系构建和法部门划分传统的深重影响,以及经济法与民商法、行政法在中国的“不期而遇”,是导致这场争论的客观缘由。  相似文献   
58.
新时期以来,当代中国深刻的社会变革,推动着文学不断发展变化。文学在经历了种种探索、实验之后,各要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中国文坛各种文学现象纷至沓来、此消彼长、精彩纷呈,构成一幅复杂而丰富的繁荣景象。正确分析、评估这些文学现象,对于把握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对其中若干现象与趋势作粗浅的探讨。一、乡村的退潮与城市的兴盛中国有着强大的乡村传统,乡村是社会的基本组织形态。“五四”前后,中国现代最初的城市化,把一批知识青年从闭塞的乡村卷入城市,他们在与现代文明的冲撞中,或忧患、或焦躁、或痛苦、或矛盾,…  相似文献   
59.
陈金锋 《北方论丛》2006,(3):104-106
爱德华一世统治时期英格兰发生了深刻的社会变革。经济上,全国性税收体制的确立使封建政府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军事上,不断的征战促使封建骑士兵役制向契约制,骑兵制向步兵制的转变;政治制度上,议会在战争期间批准国王征税的权力最终使之作为一种代议机制确立下来,并奠定了近代以来英国政体的基础。这一系列变化既是中世纪鼎盛时期英国历史发展的表现与结果,同时也为近代英国奠定了各方面的基础。  相似文献   
60.
论社会变革中我国政治文化演进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社会20多年的渐进式变革,特别是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确立,引发了一系列如社会生产方式、人们的生活方式及观念形态的变化。从政治层面上看,中国社会成员的政治心理及行为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政治文化作为一个分析的视角,对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变革和政治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呈现了一些显著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主流政治文化形成、政治文化世俗化、政治合法性变迁和政治文化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