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78篇
  免费   241篇
  国内免费   38篇
管理学   245篇
劳动科学   24篇
民族学   183篇
人才学   43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2363篇
理论方法论   589篇
综合类   3209篇
社会学   464篇
统计学   24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87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162篇
  2020年   165篇
  2019年   167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221篇
  2014年   364篇
  2013年   363篇
  2012年   508篇
  2011年   519篇
  2010年   513篇
  2009年   499篇
  2008年   553篇
  2007年   474篇
  2006年   434篇
  2005年   334篇
  2004年   318篇
  2003年   260篇
  2002年   211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1887年,斐迪南·滕尼斯(以下简称滕尼斯)发表了他的代表作——《社区与社会》。该书不仅奠定了他在社会学史上的地位,也开创了社会学社区研究的先河,对后世社会学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1912年该书再版后,在社会学界形成了广泛的社区研究热潮,芝加哥学派等一大批卓有影响的社会学派和社会学家由此起步,对社会学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82.
社会学视角对人才跳槽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社会行为、社会协同、社会流动等方面,而社会行为和社会协同等角度的研究尚比较薄弱。事实上,还可将研究进一步深入拓展到诸如社会角色、社会制度等更为宽广的视野。  相似文献   
83.
竞技体育对推动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体育明星能带来滚滚财源,主办运动会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尤其是竞技体育可以派生各种相关产业,促进经济腾飞.  相似文献   
84.
当代社区建设大事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子凡  孟谦 《社区》2005,(23):6-6,8,10,12-14,16-18,20,22-26,28
我国的社区建设运动最早是20世纪初期开始的,受国际上一些农业国家的“民众教育”与“乡村建设”等民间自发的社会改良运动影响:1924年晏阳初先生在河北定县推行了平民教育;1927年陶行知先生在江苏南京创办了晓庄学校及其后来在江苏各地创办的乡村师范学校;1929年梁漱溟先生创建的河南村治学院及其后来在江苏、山东邹平县推行的乡村建设运动都是中国社区建设的先行之举。30年代初,吴文藻等将社区概念引入中国的社会学研究,社区研究随即成为中国社会学的主流。1952年院系调整取消社会学后,社区以及社区发展也就不再被提及,使中国在其后几十年…  相似文献   
85.
红军  一凡 《探求》2006,(3):18-18
2006年4月11日,广东省社会学学会及本会殡葬改革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在广州召开“殡葬业目前走势分析”座谈会。广东省社会学学会会长范英,常务副会长刘小敏,殡改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霍秀媚、欧阳荣基、陈伟、范海泉、杨光民、顾万明、广东省社会学学会副秘书长冯仿娅、冼美新、茹小雯,以及殡葬行业的代表张永川、于卫国、周海、甄添雁、李忠兴和新华社、《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亚太经济时报》、《广东社会学通讯》记者等20多人与会。会议由范英教授主持,与会者就当前我国、我省殡葬业一些热点问题各抒己见,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范英会长…  相似文献   
86.
本文对一个初等几何问题做了探讨,得到了一些结果.  相似文献   
87.
当今西方课程研究范式论析靳玉乐关键词课程,研究范式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G423所谓范式,系指从事同一个特殊领域研究的学者所持有的共同的信念、传统、理论和方法。范式不是理论,但它对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在科学史专家库恩(Kuhn,T.)看...  相似文献   
88.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选择。民族社会结构的存在和发展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可实现的行动空间及空间生产基础,运用空间生产理论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空间生产与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即各民族交往的物质空间生产是基于共同利益与互惠发展的经济交往、各民族交流的符号空间生产是注重共有价值和情感寄托的文化交流、各民族交融的精神空间生产是强调生活互嵌和共生体验的精神交融。基于此,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路径应是推动民族地区经济交往,构建以平衡互惠为原则的多民族经济圈;促进民族乡土文化交流,发展以情感共鸣为重心的乡村文化中心;深化各族群众生活交融,规划以结构互嵌为内核的社区公共空间。通过上述路径,达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89.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赖以生存的环境是网络社会,网络赋能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完全依附甚至嵌套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梳理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边界,有助于明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未来转向的理论基础和学科支撑。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转向主要包括:教学关系转向主体对主体,教育载体从板块转向共通,话语体系从逻辑映照转向人际关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未来的研究范式转向,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研究范式为指导,结合网络亚文化样态和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需求,立足于交叉学科支撑,始终扎根思想政治工作实际。  相似文献   
90.
“城市礼物”作为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在我国得到迅猛发展。比较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典范性“城市礼物”的发展模式可以发现,基于产业化运营思路,我国“城市礼物”实践形成了从运作模式、遴选机制、设计制作、品牌推广到营销渠道的完整锻造链条,从而为全球“城市礼物”的发展贡献出独特的中国经验:以有效激活城市文化资源为导向,以城市设计竞争力为依托,以组织引导力为推手,以产业孵化力为支撑,以营销推广力作保障,在供给端、组织端、产业端、消费端等不同端口发力,协同式互动创生“城市礼物”品牌。针对我国“城市礼物”实践中普遍存在的构成主体、运营主体和消费主体不明晰的三大关键性问题,则需借助新文创的创新思维和商业模式来加以创造性突破。在此过程中,建构以城市IP为核心的“城市礼物”生态体系,并确保其健康有序运行是关键所在;需要通过创新体制机制、链接文化主体、智创文化产品、搭建立体渠道的“四轮驱动”持续为“城市礼物”发展赋能。惟此,方能实现从“中国经验”到“中国范式”的新跨越,为全球化背景下“城市礼物”实践提供极具启发性和重要参考价值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