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20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33篇
管理学   220篇
劳动科学   30篇
民族学   150篇
人才学   53篇
人口学   16篇
丛书文集   1850篇
理论方法论   515篇
综合类   2952篇
社会学   525篇
统计学   43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91篇
  2014年   327篇
  2013年   333篇
  2012年   506篇
  2011年   463篇
  2010年   474篇
  2009年   409篇
  2008年   593篇
  2007年   420篇
  2006年   351篇
  2005年   277篇
  2004年   313篇
  2003年   250篇
  2002年   171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13.
14.
公共性危机的讨论是以古老而依然鲜活的命题“国家和市民社会”为发端的。我们知道,在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市民社会的孕育、萌芽、形成、发展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原生”因素,它直接决定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形态和特征。  相似文献   
15.
一、字典对释义的要求 释字是字典的“灵魂”。字典的规模和对象决定释义的具体要求。如《汉语大字典》是一部供具有中等以上文化水平的读者使用的大型语文字典,它在释义方面的总要求是:尽可能全面地、客观地描绘字义的历史发展情况,为读者提供确凿可信的解释。要做到这一点,就须从清理旧义项、挖掘旧义项、建立现代义项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6.
北方大旱的思考:灾害与减灾——一项社会学视角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眼于2001年北方大旱的严重灾情,并在笔者走访北方旱区进行实地调研基础之上,对旱灾的现状与带来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个案剖析和探讨,然后对灾害及其问题从环境社会学视角、福利社会学视角、发展社会学视角进行了考察,指出对灾害及其问题进行社会学研究的新视角,并从灾害社会学的涵义、基本概念、研究主题、研究方法或分析框架、核心理念方面对灾害社会学作为一个新范式进行了阐释,最后简略地提出我国在减灾过程中忽视的三个方面: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考虑、绿色GNP作为可持续发展指标、成立减灾综合管理和服务机构。  相似文献   
17.
庸俗社会学的木质,在于无视艺术规律,取消中间环节,把文艺这一精神现象与人类社会的基础性结构直接关联,从而对文艺的性质、功能作出简单性规定和强制性要求。胡秋原是中国文论界从学理的层面.对庸俗社会学作出深入剖析的第一人。其理论资源,来自于普列汉诺夫的“中介论”。他对弗里契《艺术社会学》“图式化”弊端之批评,亦发时人所未见。其地球“自转”与“公转”之喻,表明了他对文学“自律”与“他律”关系的洞见与把握,并给后人以启发。+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农村,大年三十的黄昏和正月十五,人们都要为逝去的人上坟,以寄托哀思,表缅怀之意。但是,这原本应该肃静和庄重的场合,近年来却变成了热闹喜庆、人声鼎沸的场面,这种哀悼文化在乡土社会中的变迁,蕴藏着深刻的社会涵义。在中国农村的传统文化里,人们较为看重一个人生命的结束,无论什么人,一旦生命完结,  相似文献   
19.
结合现代社会疏离的危机,文章分析了旅游活动对社会文化精神的整合作用,提出了旅游活动社会文化精神交互模型,分析了这种模型对社会整合的作用与结果,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合理利用旅游活动社会文化精神交互作用来指导旅游开发的基本策略。旅游开发是缓解社会疏离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20.
性病自报发生率的时段共性及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20年,性传播疾病的感染率正在快速增长.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于2000年和2006年两次进行的"中国人的性关系与性行为"的随机抽样调查发现,在中国20-64岁的男女中,梅毒发病率12倍于国家权威部门同期公布的数据,淋病发病率70倍于国家权威部门同期公布的数据.我们现有的以公共卫生学为理论指导的性病统计存在着两个重大的遗憾:一是仅仅重视性病发生率的发展趋势,而且是把各个年份的发生率作为一个个单独的数字采使用的,无法从一个历史时段的视角来考察性病的发生与发展;二是性病的独特性在于它的发生率与特定历史时段内的社会文化变迁紧密相关,而不是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简单疾病.目前公共卫生学的统计方法尚无法揭示这方面的内容,更无法解释其意义.如果使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把两个年头作为控制变量,考察除了年头差异之外相关的社会原因,就能保证统计分析的有效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