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0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7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61篇
社会学   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1.
张爱玲的<封锁>以车厢内外的世界隐喻了社会和人生,借此表明:战乱的封锁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社会规范对人的封锁,人们对自己思想的封锁.正是后一种封锁,造成了人与人的疏离,人成了永远的孤独者.同时它还揭示了人性弱点:人们渴望背叛既定生存状态、既定社会角色,行动起来却又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由此,她用一个非常态的封锁空间展现了人生的真相:人生的常态就是社会规范对人的封锁,也是人对自我的囚禁.张爱玲要表现的,正是那面向丰富的"真人"如何在现实的规范下,在"好人"的全国中逐渐风干成为"标本"这一令人深思的人生寓言.  相似文献   
22.
规范、秩序与自由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代社会的急剧变化使原有的社会规范失去其应有的效力,社会面临着规范的重建问题。现代社会的规范重建必须遵循秩序和自由相统一的原则,而社会规范要实现秩序与自由的统一必须具备开放性和自治性这两个特性。  相似文献   
23.
24.
25.
现代主流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所隐含的理性概念是先验的和静态的,是一种脱离现实的乌托邦,从而无法解释真实的个体行为。其实,人类行为是由心理意识促动的,而这种心灵的产生又可以从行为的文化传统和社会背景中去寻找。因此,现实社会中的个体行为往往都遵循社会习俗这一拇指规则,它是分立的个体行为得以协调的社会基础,同时,这种行为体现了基于规则功利主义的社会理性和长远理性,并随着社会发展和心灵与世界的互动而不断演化。  相似文献   
26.
对国内外关系理论和近似理论文献的梳理,为中国学者走出关系理论合法性困境提供了潜在机会。通过明晰中国式"关系"的概念,在总结关系前因变量和结果效应的基础上,给出关系理论在社会规范视角下的解释,并最终通过将社会资本理论、社会交换理论、信任理论与关系理论进行对比,提出论证关系合法性的可能突破口。  相似文献   
27.
白族传统伦理道德,是塑造白族及其社会的价值体系,是支撑传统白族社会公序良俗的文化精神,其内涵上至国家政治、民族关系,下及家教族规、人伦修为,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白族始终自觉维护天下一统、华夷一家的中华民族政治伦理。他们亲仁善邻,与兄弟民族和睦相处。家庭中讲究血缘,长幼有序。"忠孝节义"是其衡量人品的标准,"耕读传家"是其居家必须延续的传统;有文化、有经历,心怀桑梓的谦谦君子,才符合做人的规范。诸教同尊、诸神共奉是他们的宗教世界。豁达宽容、平和持中是白族人的心性。鼓励远行、出门闯世界的开放意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白族子弟远走他乡,拥抱世界。白族的传统伦理道德体系,是哲学,是思想,但更是行为规范,体现了求真务实,知行合一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28.
当下中国社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信任危机,其已影响到社会和谐乃至社会发展。借助社会资本的研究视角,可以发现中国社会信任危机出现的原因与社会资本密切相关。网络、规范和信任作为社会资本的核心要素,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社会网络及社会规范的缺失很大程度上加剧了中国社会信任危机的发生。基于此,可通过拓展社会网络、构筑社会规范、倡导普遍信任等来培育社会资本,以化解中国社会信任危机。  相似文献   
29.
第三种叙事方式:对休谟法则的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航  黄勇 《浙江社会科学》2006,305(5):24-29
2000年以来的国际学术界,一场由经济学家、哲学家、生物学家、心理学家、行为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神经科学家和认知科学家共同发起的“跨学科思想运动”,正在撼动“休谟法则”的根基。他们对人类“趋社会性”的研究表明,康德所谓“超验”的“道德律令”,罗尔斯在“无知之幕”下构建的“正义选择”,不过是先于个人而存在的、作为人类合作秩序的社会规范,在经过自然与环境双重选择和人类长期演化之后,被“固化”在我们身体和心智中的禀赋与品质。从人类心灵与社会共生演化的角度看,“实然”与“应然”之间,不存在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  相似文献   
30.
作为大众媒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告直击人们的消费和生产活动,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对公众有特殊的导向作用。广告已成为引导现代社会规范、共识、标准的重要力量,为社会的消费、时尚、审美、人生态度和梦想等提供了参照系和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