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50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49篇
社会学   10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改土归流前土家族宗族制出现并有所发展,改土归流后土家族宗族制逐渐走向成熟、完备.土家族宗族削彻底完成儒化的过程,突出表现在土家族族谱修撰的规范化、祠堂建设的规模化、族规内容的儒家化.  相似文献   
62.
论徽州宗族祠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宗族祠堂林立是徽州一个重要的社会和历史现象。本文探讨了徽州宗族祠堂的兴起时代、建造规模、建筑装饰及其历史背景和社会作用。作者认为,明代嘉靖年间,夏言进行民间祭祖札制改革以后,徽州宗族出现了大建祠堂的热潮;徽州宗族祠堂规模宏大,装饰精美,建筑耗费惊人。作者指出,明代中期商品经济的繁荣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所引起的徽州社会变化,冲击了徽州的宗族统治,因此许多宗族集团才大量建造祠堂,以加强宗族观念和宗族团结,巩固宗族组织和宗族制度。  相似文献   
63.
在徽州大大小小的村落里,很多地方都能看到明、清时代遗存下来的古建筑,其中古祠堂是最为耀眼的,其数量有数百处之多。且大部份保存较完好,而今已成为中外游客喜爱的观光去处。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村民的住房多已几度变迁,而古老的祠堂却巍然依旧。那么,徽州古祠堂是何以较完好地保存下来的呢?  相似文献   
64.
祠堂文化是中国传统宗族文化的核心,佛山祠堂文化通过它的布局构造及祠堂内的布设体现其特色;通过增强文化的传承意识、深化道德观与法制观、彰显凝聚力与向心力来发挥其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65.
楹联匾额是赣南祠堂的一部分,既起到了美化的作用又蕴含丰富文化内涵。首先对楹联与匾额作了简要描述;其次,从楹联与匾额的文字、雕饰和色彩三方面分析了楹联匾额的美学价值;最后,从楹联的追根溯源、颂扬祖先和仁义道德三方面介绍了楹联匾额的诗学价值。  相似文献   
66.
67.
秦屿邱氏祠堂,坐落在福鼎市秦屿镇古城北路邱厝巷内。清光绻丁丑(1877年),邱楚成公邀族人云风公、作华公等筹集公款,把祖厅基址拓为祠堂(原祖厅1872年毁于大火),今秦屿邱氏祠堂有一进大厅和一间偏厅,直深21米,宽10.8米,占地226.8平方米,堂内供奉三支宗亲的先灵牌位,肃穆尊严,檐廊处珠联辉映,尽显儒家风范。整座祠堂终年香火不断,成为福鼎市诸镇邱氏宗亲拜祭祖先追思亲源的圣地。  相似文献   
68.
《风雨祠堂》是甬剧编剧名家王信厚以迪伦马特《贵妇还乡》为蓝本成功改编的剧作,标志着甬剧在剧本创作上达到的新高度。对比分析《风雨祠堂》与《贵妇还乡》在文化结构、艺术技巧与人物形象等方面表现的区别,探究甬剧在改编外来剧作上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69.
在国务院第四批公布的国保单位250处中,安徽计有6处,罗东舒祠就名列其中。座落在黄山市徽州园呈坎村的罗东舒祠,是呈坎罗氏子孙为祭祀元末明初著名学者罗东舒先生而建的家庙建筑,全名“贞靖罗东舒先生祠”(祠名匾悬挂在仪门上达400多年,文革时期祠匾被毁,但村民记忆犹新),俗称前罗祠堂、新祠堂,系呈坎前罗支祠。它以轴线对称、布局严瑾,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石雕木雕彩绘精美绝伦,颇具文庙(即孔庙)风格而著称于世,有“江南第一祠”之誉,是典型的徽州祠堂建筑。但目前许多人在许多文章中将黄山市东舒祠就称为呈坎宝纶阁,这是不妥的。  相似文献   
70.
<正>在汉代画像石墓葬中,祠堂与墓室均发现饮食的画像,分别为祠堂和墓室的"祭案"、"庖厨"图。从丧俗研究出发,祠堂是祠祭死者的重要场所,墓室是墓主灵魂的安乐处;人们认为人死之后,灵魂不灭,还会在另一世界继续生活,其饮食起居一如阳世,而墓葬就是死者灵魂的住所;汉人则通过祠祭与墓葬希望死者之魂尽快归来,无妄行,在自己的墓室——"幸福家园"中安心生活。本文试从墓上到墓下的转变,意在揭示汉人对生死的理解和早期道教《太平经》对这一时期观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