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23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81篇
理论方法论   24篇
综合类   203篇
社会学   25篇
统计学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21.
秦统一后秦本土的经济结构与东方六国经济结构的差异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利益的冲突,吴地等东方六国遭受了沉重的经济打击。而正由于吴地经济结构的变动导致吴地社会结构和风俗的变迁,社会矛盾急剧膨胀,成为亡国之士的聚集之地,这也是秦朝短祚原因之一。而这点是前人所未曾涉及的,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122.
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论述自己的家吐时说.“昔在颛顼.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其在周,程伯休父其后也。当周宜王时,失其守而为司马。司马氏世典周史。惠、裹之间,司马氏去周适晋。晋中罕随会奔秦,而司马氏入少梁。”  相似文献   
123.
湖南排满革命思潮的演进、特色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比较而言 ,在满族入主中原之初 ,湖南的满汉民族矛盾在全国各行省中并不十分突出。但湖南排满革命思潮却在二十世纪初表现得异常强烈炽热 ,其思想鲜明、系统而又深刻、尖锐 ,在同时被激起并弥漫全国的排满情绪中卓立潮头。更为重要的是 ,这股排满思潮迅速演进成革命巨浪 ,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民族民主革命 ,可说是革命逐浪高。虽然革命的性质、对象与内容多有变化 ,但由排满革命引发的浪潮汹涌的人民革命构成 2 0世纪初湖南乃至中国历史的主体内容 ,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 ,通过与全国排满革命思潮的对比考察 ,来梳理…  相似文献   
124.
中国古代墓葬特定的头向以及葬式,是古代族群特有的丧葬习俗、原始宗教信仰的具体表现,能够反映墓主的族群、祖籍以及身份。周人东迁后进入关中地区的秦人,葬俗与西周墓葬差异明显,无论身份高低其墓葬均为西头向,战国中期后才开始出现的南、北、东头向,其墓主应来自其他地区。采用直肢葬的中型秦墓墓主与大型秦墓墓主应出自同一个族群,这个族群在秦人社会中占据统治地位,属于贵族阶层。秦贵族阶层的直肢葬来自周文化,而下层平民采用的屈肢葬式源自西北甘青地区古文化,两者渊源不同,族属各异。屈肢葬中型秦墓的头向具有多样性,其墓主身份、籍贯均较复杂,西头向者应是随秦人东迁进入关中的西北诸戎部族及其后裔,北、东、南头向者来自秦以外的其他地区。这些人中既有西北土著中的上层人物及其后裔,也有来自中原诸国的富裕移民,还有凭借战功由平民擢升的军功贵族。  相似文献   
125.
正[古蜀国的兴与哀落] 在四川的称谓中,"蜀"是最古老、最具影响力的,至今仍与"川"字共同作为四川的简称。"蜀"之名最早见于甲骨文,传是因古蜀王教民桑蚕,"蜀"代表了"桑中虫"的意思,四川是中国最早养蚕的地方。四川有人类活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万年以前,四川  相似文献   
126.
《人民周刊》2021,(7):15-15
中国的省份很有意思,河南河北的“河”指黄河,湖南湖北的“湖”指洞庭湖,山东山西的“山”指太行山,那么广东广西的“广”指什么呢?原来这个“广”指的是梧州市。可是以梧州区分东西两省,为什么会得名广东广西呢?这个故事就要从西汉武帝平定南越说起了。大秦统一六国之后,公元219年,秦派出大将南征百越,“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当时设立桂林郡、象郡,并没有广东或者广西这样的地理概念。秦灭之后,大将赵佗派兵据守各路隘口,独霸岭南,自此建立南越国与中原朝廷分庭抗礼。  相似文献   
127.
<正>唐代杜牧作《阿房宫赋》,堪称千古美文。少时读之感其辞藻繁冗,后爱其华美工整。而今读之,远溯治乱交替的王朝更迭,近观狠刹奢靡的记记重拳,更感其讽喻骄奢淫逸的警世良言。"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秦始皇大兴土木修建阿房宫,不管想寓意什么,本质上还是为了享尽荣华。要修"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的宫殿,必是耗钱耗人。君王群臣尽情享乐,良田无人耕种,江山日渐衰败,国家焉能不亡?百姓食不果腹,饿殍遍地,人民能不造反?起义者  相似文献   
128.
在浦口区泰山街道敬老院屋内的墙上挂着数十面锦旗.每一面锦旗都记录了一个感人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数十年如一日勤勉工作,默默中播撒着爱心.无私中成就着大爱的泰山街道敬老院院长、共产党员——秦宝平。  相似文献   
129.
直道是秦始皇规划并遣大将蒙恬花巨资修筑的,其技术等级堪称古代高速公路。但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直道的作用犹如昙花一现。究其实质,在于其规划者违背了交通区位原理。秦王朝对直道的需求单一、短暂,所经之地是水资源不充分且不可能聚集大量人类其他活动的子午岭山脊线,网络效应不突出。由此,在规划交通基础设施时,首先应发现交通区位,关注由交通需求的持续性、聚集效应和网络效应决定的交通基础设施的寿命周期。  相似文献   
130.
是“白虎为害”还是巴人起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华阳国志·巴志》有一则“白虎为害”的记载,文字堪称质朴,并无荒诞神奇的描述,似应属于信史;但仔细读去,却令人感到疑窦丛生,前后不相连属。探寻其线索,发觉其中掩藏着一段巴人起义的重要史迹,原文是: 秦昭襄王时,白虎为害,自秦、蜀、巴、汉患之。秦王乃重募国中:“有能杀虎者,邑万家,金帛称之。”于是,夷朐忍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