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30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57篇
社会学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魔力气球     
中国文化经典诵读,作为培养学生素质的一种方式方法,引起了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朱永新教授反复强调,书籍是文化传承的通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学校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指导学生读好书,读一生有用的书,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时下,孩子们捧着的多是《机器猫》、《蜡笔小新》、《神奇宝贝》等卡通动漫书。这种快餐式、  相似文献   
32.
"独化于玄冥之境"是郭象玄学的中心命题,它强调以超功利的心态对待天地万物,进而达到与自然冥合为一的精神境界.这一观点对东晋士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们普遍具有一种超功利的审美态度,追求内心宁静闲适的境界.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东晋诗歌呈现出与以前迥然不同的审美风格.  相似文献   
33.
论精神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境界是人在寻求安身立命之所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状态.精神境界以超越为前提,境界的生成依赖于人在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把握或觉悟程度.精神境界是"无功利--功利--既功利而超功利"三个阶段或层次的渐次超越与提升,它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则是复杂的、变动不居的.  相似文献   
34.
著名学者朱永新先生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阅读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教育部最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和中学课外阅读量的字数都有了具体的规定,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35.
大学应该是出大学者、大科学家、大思想家、大企业家、大政治家的地方。大学不为眼前利益所驱动,因为真理、正义、良知而忘我,是一个社会最高的精神境界。"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然而关于大学里的一系列问题越来越多地成为媒体群众眼中的热点和焦点。  相似文献   
36.
先秦儒学既已蕴含"孔颜乐处"的思想,然其后儒学内部并未深入讨论,周敦颐以其独特的理论探讨和为人风格,使得此一问题成为理学家的一个重要关切点和重要特征。周敦颐对"孔颜乐处"的探讨涉及所乐何处、为何而乐、如何能乐等问题;而其理论来源不仅直接与儒家相关,且与佛道两家也有一定关系;其对宋明理学及理学家的精神追求、生活境界都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37.
正3月18日,《中国娱乐报》官方微博发布消息:因选秀节目一夜成名的某光头歌手卷入吸毒事件,被警方带走调查。当天下午,北京警方官方微博"平安北京"发布声明,证实该明星为李代沫。4月16日,北京市朝阳区检察院官方微博发布消息: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容留他人吸毒罪对犯罪嫌疑人李代沫依法批准逮捕,李代沫认罪态度良好,表示将  相似文献   
38.
从终极价值的探寻、精神境界的超越及生命意识的潇洒等3个层次来分析毛泽东的美学智慧。毛泽东对人生、社会、自然、宇宙等的审美思考都体现了他对终极价值的探寻。毛泽东的哲人风范和浪漫情怀使他的精神境界达到了一种超脱的境界。其奋发健旺的生命精神,宏观俯仰的历史气度以及其诗化心态使他得以圆通潇洒的人生。  相似文献   
39.
我是京剧票友,有好多戏迷朋友。老李和老王是我十来年的好哥们。老李唱老生,性格温顺。老王唱大花脸,性格急躁。两个人性格不同,他们的生活也不同。先说说老李,他脾气好,人也随和,从来没和别人红过脸。一年365天基本上是在公园里度过的,  相似文献   
40.
黄道周的诗歌,反映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内忧外患的现实,表现出其独特的精神境界。诗歌中深重的忧国情怀和刚直不阿的人格精神尤其突出。其诗时刻关注国事,忧国忧民,表现出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情怀。而诗歌中所表现的刚直不阿、不谐流俗的人格精神,更是其一生品格的生动再现,永远感召着后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