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24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43篇
社会学   10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从一战后德国的现实、纳粹的教育体制和德国青年的心理三方面来对当时整整一代德国青年痴迷于与他们利益相悖的法西斯主义的原因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12.
纳粹德国在1937年于慕尼黑举办了一次轰动欧洲的现代艺术展览,这次展览被命名为“堕落的艺术”。纳粹政权通过这次展览,打击和迫害了一大批德国现代艺术中的姣姣者和进步人士,焚毁了许多重要的艺术作品;并借助媒体的宣传炒作,将全德国人民的思想意识与“纳粹意识”形态捆绑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13.
张翼 《东西南北》2012,(17):70-72
当时的英国政府还不知道,这些假币是纳粹摧毁盟国经济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因其主管军官的姓氏而被称为“伯恩哈德行动”,该计划的最高领导者是德国元首希特勒本人。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希特勒攫取政权后,疯狂地攻击现代艺术。梵高的作品既不符合希特勒的审美观又不能满足纳粹政权的需要,因而被打上"退化"的印记从博物馆里清除,二战后梵高和他的艺术重放异彩,由此可以看出艺术的接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张小黑 《可乐》2011,(4):33-33
法国总统萨科齐上任后不久,颁布了一道总统令:所有高中生必须阅读二战小英雄居伊·莫凯的绝笔信。居伊·莫凯是二战时期法国反纳粹小英雄。1940年1 0月,他被德国纳粹逮捕入狱,罪名是他在巴黎非法散发共产主义传单。在狱中,莫凯受尽酷刑,视死如归。遇害前一天,莫凯写下一封绝笔信。信的开头写道:"亲爱的妈妈,我深爱的弟弟,我深爱的爸  相似文献   
16.
张文智 《东西南北》2012,(15):68-69
希姆莱、戈林、葛斯、胡斯……提起二战时期这些让人毛骨悚然的姓氏,人们至今依然心悸不已。这些曾给数百万家庭带来巨大灾难的姓氏,会给他们的后人带来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拒不完全统计,德国纳粹党在各国总共建立10005座集中营,杀害了大概600万犹太人,另外数百万还包括其他民族的人。目前统计出来的数据也仅仅是一部分,如果全部调查处理,那么这些数据远远不止现在所知的4倍。德国集中营除了大规模杀害犹太人之外,还进行了惨绝人寰的人体试验研究。随着二战的胜利,德国无条件投降,希特勒自杀,纳粹集中营的罪恶也结束了。然而历史已经过去,半个世纪前的大屠杀依然警醒着世人,应以更加宽容的心态面对民族矛盾,宗教信仰要和政治分开,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避免高度集权。  相似文献   
18.
论犹太人铭记大屠杀的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纳粹屠犹”和“南京大屠杀”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两场浩劫。这两场浩劫程度之惨烈、手段之残忍、后果之空前应该说几乎没有二致,惟一的差别恐怕是,“纳粹屠犹”的对象是犹太人,发生在欧洲,而“南京大屠杀”针对的是中国人,发生在亚洲。然而,二战结束50年(截止1995年)后,不仅每一个犹太人都牢记住了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而且对“纳粹屠犹”的记念渗透到德国和欧洲社会的各个层面,纳粹屠杀犹太人的暴行为全世界所熟知的同时,像“纳粹屠犹”、“奥斯威辛”一类与这一历史浩劫联系在一起的词汇早就超越了字面的含义,已经成为20世纪种族灭绝主义的象征,成为人类暴行的代名词。在社会学、历史学、哲学、国际关系学、文学等诸多人文学科中,它们不仅仅是学术名词,更意味着人类对暴行、历史苦难和人性的重新认识。然而,“南京大屠杀”当时在中国以外的地方却几乎鲜为人知。这样一种结果的出现应该说与犹太人在浩劫之后采取的铭记大屠杀的方式和努力是分不开的。本文将从这一思考出发,通过对犹太人在战后所采取的一系列铭记大屠杀方式的论述,以期借鉴,使我们对“南京大屠杀”的铭记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9.
伯恩哈德的《退休之前》既触及前纳粹分子在联邦德国担任要职这一现实问题,同时也表现了纳粹思想在战后联邦德国社会的继续存在以及人与人的权力关系、人的嗜杀天性和权力意志,并且揭示了其与二战中纳粹分子的屠杀和侵略行径的内在联系,从而使隐藏于现实、人性和历史中的真相得以显现.该剧所描绘的现实和真相之所以从整体上呈现出阴暗可怕的面貌,显然与作者本人的生活经历、世界观、文学观以及创作方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杨维东 《理论界》2012,(3):185-187
本文在介绍20世纪二三十年代德国社会经济背景的基础上,对魏玛时期的德国大学主流思想、民族问题等进行阐述,进而对希特勒上台前那段灰暗的历史进行回顾,厘清大学中的哪种思潮对纳粹上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对文化国家观之下的学术自由与大学社会责任进行反思,提出大学在青年人生目标引导中的作用、构建大学和谐民族关系等问题,以期对大学社会责任这个主题进行反思,使大学履行更多的社会责任,体现大学自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