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550篇 |
免费 | 89篇 |
国内免费 | 33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230篇 |
劳动科学 | 132篇 |
民族学 | 75篇 |
人才学 | 209篇 |
人口学 | 56篇 |
丛书文集 | 1258篇 |
理论方法论 | 278篇 |
综合类 | 2485篇 |
社会学 | 1698篇 |
统计学 | 25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2篇 |
2023年 | 176篇 |
2022年 | 178篇 |
2021年 | 196篇 |
2020年 | 136篇 |
2019年 | 177篇 |
2018年 | 69篇 |
2017年 | 163篇 |
2016年 | 296篇 |
2015年 | 316篇 |
2014年 | 830篇 |
2013年 | 623篇 |
2012年 | 543篇 |
2011年 | 592篇 |
2010年 | 492篇 |
2009年 | 466篇 |
2008年 | 434篇 |
2007年 | 317篇 |
2006年 | 296篇 |
2005年 | 312篇 |
2004年 | 225篇 |
2003年 | 177篇 |
2002年 | 150篇 |
2001年 | 139篇 |
2000年 | 129篇 |
1999年 | 70篇 |
1998年 | 31篇 |
1997年 | 32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12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6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92.
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反一体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欧洲一体化的演进,反对、抵制一体化的思想与行动一直此起彼伏,反一体化伴随着一体化进程的始终."反一体化"活动主要在国家、政党和民众三个层次上展开,遍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其动因主要在于一体化进程对利益的重新分配所引发的复杂利益冲突和传统主权观、民族主义思想与一体化现实之间产生的尖锐对立."反一体化"对一体化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它是一体化前进的阻力,另一方面又对一体化的发展产生了建设性的影响,使一体化能够相对稳定地向前迈进.反一体化将长期存在,并在欧洲一体化的未来发展中继续发挥自身的作用. 相似文献
93.
"整合"和"民族整合"两词在当前的学术论著中出现频繁,学者们对"民族整合"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实现学术话语的趋同性认识和使用,有利于消除歧异性理解,形成认知上的共识.本文在对"民族整合"的不同表述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并认为"民族整合"是不同于民族融合和民族同化的功能和过程. 相似文献
94.
欧洲统一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欧洲统一的历史几乎和欧洲的历史一样久远,当代的欧洲一体化运动实际上是古老的欧洲统一观念的延续。十五、十六世纪欧洲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如人文主义思想传播,君士坦丁堡沦陷,地理大发现和宗教革命等等。在这种新的背景下,出现了种种欧洲重新统一的构想:基督教统一欧洲的构想,乌托邦统一的构想和主权国家结盟的思想。考察十五、十六世纪欧洲的统一观念,对于深刻理解当代的欧洲一体化运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5.
张耀珍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17-21
随着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长三角邮政速递业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在邮政速递整体协调能力、邮政速递品牌文化建设水平、网络信息共享程度和优质速递服务能力四个方面存在一定的发展障碍.针对此,长三角邮政速递一体化发展的具体策略为:落实速递部门的主体地位,建设适应长三角的EMS品牌文化,加强速递信息共享能力建设以及提高邮政速递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96.
97.
黄仁宇悖论描述了中华帝国组织形态松散关联但国家秩序坚韧稳定的矛盾特点。本文以科举制为线索,着眼于历史上中华帝国的观念制度来解读这一悖论,特别是这一松散关联组织形态的机制和过程。在中国历史上,科举制度提供了观念一体化的组织基础,导致了官僚体制内外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的双向渗透和互构,国家与基层社会上下名与实的仪式性连接。这一观念制度提供了各地区、各层次间的同构性和相互关联,同时造就了一个松散关联的官僚组织。结束部分的“余论”指出,在当代中国,国家治理模式发生了重要转型,从观念一体化转向为组织一元化,为国家治理带来了一系列鲜明的特点和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98.
99.
100.
自2014年成立至今,中拉论坛机制建设日臻完善,引领中拉整体合作水平不断提升,助力中拉合作从经贸引领到多轮驱动。中拉经贸关系的“跨越式”发展是中拉论坛建立和发展的原动力,战略上的相互借重是中拉论坛成形及推进的根本保障,“一带一路”倡议则为中拉论坛持续推进注入新动力。然而受到拉美区域一体化水平提升难度大、地区形势更趋复杂多变以及美国对中拉合作干扰和破坏不断加码等因素的影响,拉美国家推进论坛建设的制约因素日趋明显。中拉论坛应适应新形势,在不断完善自身机制建设基础上,以第三届部长会议相关成果为行动指南,适时适度调整工作重点,持续推进人文交流、民间交流,切实提升对中拉合作的辐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