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6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55篇 |
劳动科学 | 13篇 |
人才学 | 9篇 |
丛书文集 | 57篇 |
理论方法论 | 19篇 |
综合类 | 137篇 |
社会学 | 36篇 |
统计学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3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24篇 |
2013年 | 22篇 |
2012年 | 24篇 |
2011年 | 21篇 |
2010年 | 16篇 |
2009年 | 29篇 |
2008年 | 27篇 |
2007年 | 22篇 |
2006年 | 24篇 |
2005年 | 22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在我国,行政处罚几乎涉及行政管理各个领域。在各类行政处罚中,行政罚款更是担当极重要角色。本文指出在我国加入WTO的背景下行政罚款存在的问题,如何在立法与实践中“依法罚款”(如确定行政罚款的适用条件、原则、程序、数额确定方法等),使行政罚款更能够适应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22.
陈中泽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01,14(5):444-447
在附带民事诉讼中确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是立法和司法的内在要求,是全面保护权利主体的合法权益、制裁侵权行为的需要,同时也是完善我国精神损害赔偿法律体系,顺应国际立法全面保护人格权发展趋势的需要,国家应在立法上予以支持。 相似文献
123.
金融诈骗犯罪是数额犯,其犯罪数额对本类犯罪的定罪量刑具有重要意义。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对本类犯罪“数额较大”的标准各有不同解释,而这些解释并不符合立法精神,且有悖于刑法理论。刑法典所规定的“数额较大”。既可理解为非法所得的实际数额,也可理解为行为人主观上所预期的数额,但两者在定罪量刑中的定义不同。前者是认定犯罪的完成形态与未完成形态的标志,后者是区别罪与非罪的标志。 相似文献
124.
论我国人身伤害中精神损害赔偿的数额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人身伤害中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及实践 ,指出了亟待解决的精神损害赔偿的数额确定问题 ,认为应将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中的惩罚性功能让位于专门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在此法律制度构建前提下 ,对理论界与实践中所奉行的关于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功能的传统认识进行了批判 ,并对其给予了重新诠释与界定。在澄清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功能的基础上 ,结合人身伤害案件中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特点 ,对其赔偿原则及法律因素提出一些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5.
浅析藏族部落罚款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热·多杰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
文章以现代法学理论为依据,对藏族传统部落习惯法中罚款的法律属性、适用范围、程序等作了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126.
精神损害赔偿的类型化评定与法官自由裁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目前精神损害赔偿评定缺乏统一量化标准的现状 ,着重从中国十年来精神损害赔偿实践情况、确定数额依据和有关研究成果入手 ,通过借鉴国内外确定赔偿数额的有益的原则和方法 ,提炼立法和实务经验 ,深入地探究精神损害的内在结构及其特点 ,分别对精神损害赔偿的类型化评定 ,进行法律技术处理 ,提出不同的适用原则和方法 ,并结合实例加以阐释。在这个评定过程中 ,文章强调重视法官的自由心证裁量权的运用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127.
128.
城管执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与争议,以摊贩管理中的问题最为突出。为此,许多学者提出了应对策略,其中一些却论据不足,需要重新审视。法律经济学中的罚款公式能从理论层面诠释为什么必须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人员的专业性;通过探究城管人员与摊贩的博弈,根据成本收益理论可以厘清如何通过改变城管行为影响摊贩行为,使其放弃实施违法行为;结合边际分析等方法也能得出策略实施对社会成本的影响,按照怎样的实施顺序可以使成本最小化。 相似文献
129.
正一、案情简介2011年5月,王某以炒外汇并支付高额回报为由向被害人陈某借款未果。2011年6月,王某为骗取被害人陈某信任,伪造了"厦门欣某服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欣某公司")印章,制作了虚假的"欣某公司"与其名下"玖诺商贸有限公司"的采购合同、"欣某公 相似文献
130.
王锦平 《社会观察(上海)》2010,(7):48-49
每年的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13”,今年,就在4Jq22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就美国微软公司(微软)起诉中国大众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大众保险)的三起软件著作权侵权案作出了一审判决,大众保险被判赔偿原告微软各类经济损失共计人民币217万余元。就软件著作权最终用户侵权来说,该案的赔偿数额的确是“创纪录”的。大众保险显然并非初出茅庐的小企业,但其企业知识产权意识却不可谓不淡薄。该案应该不会是国内最后一起类似的侵权案件,关于我国企业的知识产权问题,我们绝不能再“掩耳盗铃”,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乃至将之上升到战略层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