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16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63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117篇
社会学   13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朴实 《决策导刊》2006,(7):13-14
“四面青山里,一江碧水流,花环树绕中,鳞次见重楼”。多年来,素有“都市后花园”之称的北碚,坚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打造和谐北碚,先后荣获了“国家园林城区”、“国家卫生城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文化模范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称号。现在,北碚——中国西部著名的生态产业区、文化旅游城、都市后花园,正以其特有的方式谱写着“人与自然、城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经典华章。  相似文献   
212.
生态文化是“指人类处理人与自然以及由此引发的人与人关系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在这种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下人类活动所取得的积极成果的总和”。广义的生态文化不仅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还必须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本文所探讨的苗族传统生态文化,即属于广义生态文化的范畴。  相似文献   
213.
谢晓霞 《云梦学刊》2001,22(4):71-74
与同时期其他小说相比,钱锺书的<围城>表现出一种非常明显的理性品格.这与钱锺书深受中国文化传统的影响对西方非理性主义的创造性取舍有关.在小说中,这种理性品格主要是通过万能的叙述者的出现、作者对一种哲理品格的刻意追求和作品中现代主题与传统叙事方式的共存表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214.
考察康德的物自身概念,可以分析得出康德规定了物自身的双重蕴含是“不可知”和“可思”,并依此区分和稳定物自身与现象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论证了物自身为自由提供存在的根据并使自由与自然规律得以共存:正是这种“根据”的关系与意义,使物自身概念有资格随同自由概念进入实践领域;从而共同成为整个理性大厦的拱顶石。  相似文献   
215.
牛桂敏 《城市》2008,(6):65-68
美国生态学家Richard Register认为.生态城市即生态健全的城市,是低污染、节能、紧凑、充满活力并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人类聚居地。  相似文献   
216.
公共领域作为一个实存性和理念性相统一的存在,存在的意义何在?它作为一个社会分析范畴,提出的价值又是什么?这是研究这一理论问题的关键所在。公共领域概念包含理性批判、公开开放、自由商谈、多元共存、平等自治等价值性特征,这一概念的厘清对揭示公共领域概念的本质内涵、发掘其现实价值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217.
张进 《江西社会科学》2024,(1):149-158+207-208
21世纪以来,文艺美学领域出现了一股推测“事物间性”的热潮,这与全球变暖、生态恶化等现实问题密切相关。其中,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和以哈曼、莫顿等人为代表的“客体导向本体论”呈现了两条不同路径。前者遵循关系优先性地位,强调事物间性的内在构成性;后者将后撤的实体作为本体论前提,使事物间性成为漂浮在物体面前的感性配置空间。二者都试图摆脱过去两个世纪以来困扰现代哲学的“相关主义”,走向梅亚苏所谓的“伟大的外部”和庄子所说的“不期精粗”。在此过程中,文艺和美学有助于记录存在物之间的多种关系,切近事物的感知,创建新的间性联系。通过扭转既有的生存模式,我们有可能走向一种未来共存的新生态。  相似文献   
218.
毕淑敏抒写大自然的散文,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敬畏和仰慕之情,揭示了人类与自然、宇宙之间只能相互尊重、相互感应、相互交流、和谐共存的哲学观,认为人类只有找准自己的位置,寻觅人与自然相亲相守的最佳间隙,才能正确处理好涉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矛盾,谋求人类更好的前途。毕淑敏正是通过自己的散文创作,形象地启示人们要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宇宙观及生态意识,善待自然,减少对资源的滥用和对环境的破坏,力图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219.
中印政治关系的内涵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印共同崛起构成了分析当今这个亚洲重要双边关系的重要背景。历史经验显示大国崛起既可能在高烈度冲突中完成,也同样可能以和平方式进行,而且后者对有关大国的利益更明显,这有助于正确理解中印关系的国际政治经济学意义,而中印双边政治关系的走向又是决定两国崛起之结果的关键因素。中印政治关系的本质是共存,共存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合作还是竞争甚至冲突,则取决于一些基本的条件与因素,而处理两国关系的要害是找到两国共存的合适方式。这是分析中印政治关系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220.
曹迎  余仰涛 《学术论坛》2012,35(5):30-34,195
学术界对同级领导关系特征有着不同的理解。笔者以为,同级领导关系具有天然的激烈竞争性、自然的密切合作性和天性的显著依存性。基于同级领导关系特征的关系协调中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引导同级领导者认识、把握、运用同级领导关系的特征,引导同级领导者融竞争与合作于一体,引导同级领导者从同级领导关系特征角度建设共存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