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400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21篇
人才学   66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54篇
理论方法论   129篇
综合类   630篇
社会学   197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178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王林兵  雷琳 《新疆社会科学》2016,(4):72-78,147,148
2015年10月,吉尔吉斯斯坦如期举行的议会选举进一步检视了议会制政体的有效性,政党政治也朝着更加民主化的方向迈进,但由于选举制度、政党体制、宪政制度等多重因素相互交织,吉尔吉斯斯坦政党政治的"波动性"态势难以消弭。  相似文献   
92.
第一次基层普选运动是建国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一次重要实践.在选举下乡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动员和组织民众积极参与选举,培养其民主权利意识,树立其当家作主的思想.同时彰显了政权的人民性,增强了民众对党和政府的认同与拥护,为以后农村基层民主的成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3.
被选举权是标志和象征人民作为"主权者"的地位和身份之基本权利。公民依法主动竞争公共职位是被选举权作为民主权利的内在要求,也是市场经济需要竞争性政治的折射。被选举权的激活对于选拔政治人才,强化权力受托人的责任意识,推动公民参与,促进权力可持续发展,培养公民人格等具有特殊意义。规范被选举权的运作,需要建立和完善权力角逐的平等竞争规则、筛选过滤机制、对当选者的监督制约机制以及纠纷化解体系。  相似文献   
94.
中国农村基层民主选举中经济投票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投票"理论为分析公民投票行为内在机理提供有效的观测窗口。伴随我国农村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民主选举的蓬勃开展,针对投票人投票参与和投票选择等行为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已有研究中由于存在样本选择、资料来源、研究方法取向等问题,无法从严谨的学术视角提供经济投票理论对中国农村基层民主选举行为的影响的实证分析。对经济投票理论展开全景性回顾和归纳性评述,基于全国性调查数据来实证分析农村基层选举中经济投票理论的现实影响,可以发现,年龄与投票行为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社会经济地位对投票行为的影响主要通过经济状况和主观社会地位来施加,政治涉入程度越深的村民更倾向于积极参与,认为"经济发展比民主重要"的人群更愿意投票,"经济评价"对投票行为只发挥了很有限的影响。所谓"经济投票"理论对中国农村基层投票行为的解释力有限,可能受理论局限性、经济投票测量问题、中国当前重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以及村庄的异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
林强  曲彦 《理论界》2012,(8):90-91
宋教仁选举思想源于在留学日本时学习到的西方宪政理念以及国内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实践的推动。内容包括人民平等选举权思想、选举制度建设、选举人资格设定以及服从选举结果的原则等。其参与的选举活动包括组建国民党和组织国民党参与国会竞选。宋教仁的选举思想兼顾了制度建设和实践性特点,展开选举巡游,体现了积极的政治妥协的选举策略,成功赢得了第一届国会选举。宋教仁通过选举和平夺取政权的民主宪政理想最终在民初不完善的社会环境中幻灭。  相似文献   
96.
文化软实力之于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地位,人们已经形成了共识。我国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从而建设高度民主、文明的现代政治体制,对政治文化因素在政治现代化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尤其是要重视作为政治文化范畴重要分支的选举文化的作用。当前,从政治文化的视角研究选举,深入探究我国选举文化现状,详细剖析影响我国选举文化现代化的各种因素,从理论上探讨中国特色的选举文化现代化定位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7.
选举制度是现代国家民主政治制度的基础,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民主权利。公民选举权的实现需要选举制度保障,而保障公民的选举权是选举制度产生和嬗变的历史动因,也是选举制度发展的价值目标。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选举制度不断完善,公民选举权有了更切实的制度保障和物质保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公民在行使选举权时还受到了诸多制约。因此,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吸收国外成功的经验,参照有关国际法律的规定,不断丰富公民选举权的内容,拓展其范围,创新其实现形式,完善选举制度,强化其保障措施,仍然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和谐社会构建和人权保障中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8.
浙江省T村的发展事实表明,伴随着村庄合并,以合并前两个村里的原集体利益为纽带,以原村庄的两位书记为各派的核心.在T村逐渐形成了两个派系.在村委会选举中,两个派系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在竞争中采取的策略有:抓中间,放两头;揭露竞争时手短处,引导村庄舆论;借助官方话语和集团力量展开博弈;采取违规行为等.对于在村委会选举中派系精英的参与及其主导性应当理性地看待.派系竞争策略的选择既受宏观政治环境的影响,也是乡土社会特质的一种展现.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99.
2000年10月20日至23日,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携集团数名高层做了极为匆促的西安之旅,向省市有关领导汇报其战略,看望母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领导、同学。在此期间,柳传志两次与公众谋面,一次是10月20日晚的“联想集团与陕西媒体沟通会”,一次是10月22日晚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向广大师生发表演讲。两次设坛论道,柳传志妙语连珠,令许多与会者深受启发。  相似文献   
100.
大革命失败后,动员妇女参加选举,是苏维埃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当时,苏维埃政府通过完善法律法规、设立专门妇女机构、实施多种类型的政治动员、开展教育培训等方式为妇女参加选举提供政治保障,极大地推动了中央苏区的妇女解放,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