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5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267篇
劳动科学   12篇
民族学   55篇
人才学   36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431篇
理论方法论   153篇
综合类   1136篇
社会学   315篇
统计学   8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172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201篇
  2010年   268篇
  2009年   222篇
  2008年   306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一瓶矿泉水     
刘东伟 《今日南国》2008,(19):58-58
地震的一刹那,他就想往外跑。可是,他刚跑了几步,就被巨大的撼动力摔倒在地,接着,学校宿舍楼轰然倒塌。他昏迷了。等他清醒过来,发觉自己被压在废墟中,仿佛背负了一座大山。  相似文献   
172.
前沿观点     
《领导决策信息》2008,(7):12-12
摒除"老天开恩"式的侥幸胡舒立呼吁国人"气候觉醒"此次南方发生的大雪冰冻灾害,范围之广,时间之长,危害之重,无疑可列入世界上重大典型的"极端性气候事件"。总结和反思这次灾难,涉及相当广  相似文献   
173.
政治救灾制度是相对于经济救灾而言的一种制度形式,它是传统中国社会在政治领域与自然博弈、祈求国泰民安的重要手段;它包括灾害祈祷以及衍生于"六事"的诸多制度;尽管这一制度有着浓烈的神秘色彩,但在古代社会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4.
屈超耘 《社区》2008,(14):43-43
上世纪50年代末,由于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我国很快就进入所谓“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在这一时期内,人民过着极端贫困的生活,有的地方棉籽皮、玉米轴都当食品吃。对于这样的现实,最高领导层有着截然不同的认识。一种认为是“十个指头和一个指头”的问题,即成绩是主要的,缺点是难免的:另一种却认为,“三分天灾,七分人祸”。  相似文献   
175.
人世间,第一次有几亿人因为一个地名失眠,这个地方叫汶川。它很陌生,是多数人一生都碰不到的名字。不知那里山川的模样、人民的口音、河流的走向。  相似文献   
176.
《领导决策信息》2008,(36):12-12
许多自然灾害发生后,常会诱发一连串的次生灾害,这种现象被称为"灾害链"。近年来,全球性自然环境恶化,罕见的自然巨灾频繁发生,"灾害链"不断出现,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  相似文献   
177.
《金陵瞭望》2008,(23):F0002-F0002
如果把中国的版图看作一只一唱天下白的雄鸡,那么江淮地区无疑是它最温润的腹部。这里物华天宝,水土丰饶。自古就有“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美誉。也正是这里。因其得天独厚的地域、气候特点。以及传承千古的独特工艺,诞生了许多为世人称道的美酒品牌.因此被业界称之为“江淮名酒带”。且与中国另一名酒带——“四川名酒带”并驾齐驱。  相似文献   
178.
"地震了!""是吗?没感觉!"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场景,却拉开了一场13亿灵魂革命的序幕……"5.12",一个恒久不灭的日子,让我的眼泪像决堤的洪水,滔滔不绝了整整一个月。这泪水在不断地冲刷灵魂,冲刷数十年世  相似文献   
179.
最后的遗言     
《中国社会导刊》2008,(16):52-53
灾难在瞬间降临,绝大多数遇难者来不及;也不可能留下遗言。但还是有一些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以不同的方式,记载下了所思所想。通过这些遗言,我们能够感受到他们当时遭受的巨大痛楚以及他们对亲人的牵挂和对自己责任的担当。  相似文献   
180.
韩信是一位在我国古代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的人物,对其一生的功过是非历史研究者颇多。八十年代以来,对于韩信的出生地、夏阳东渡的路线、汉中对策的作用、灭齐之战、要求封王封地以及韩信死因等问题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