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36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52篇
社会学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公正作为社会长久以来的价值追求,在法治建设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导向与约束作用。公正不仅表现为法的理念,而且也应当蕴含于法的实践;不仅是立法的指南,而且也是执法与司法的保障;不仅作用于静态的法制目标,而且贯穿于动态的法治过程。本文将重点从立法、执法和司法的角度来解析公正在法治建设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42.
在不同的文化共同体中存在着不同的法治类型,"启蒙法治观"并不能囊括众多法治类型的个性。社会治理概念预示着法治作为一种治理方式的理念之确立,它的实践维度内在地蕴含了"良法善治"的基本原理。社会治理是在国家与社会之间展开的,社会的基础性意味着自主性的优先价值,而社会的自发性则内在地需要国家的规范和引导,这是现代法治谋划的基本场域。社会治理的法治意义及方法论价值在于确立了自治在法治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它内在地蕴含了一种简约化的法治精神,展现了自主性作为法治基本精神的重要属性。而从国家与社会的分析框架加以勘察,则社会治理包含了一种关于平衡的法治理念,这同时意味着法治的边界意识。  相似文献   
43.
近些年来,各地都很注重科技兴农,新品种、新技术在农村得到一定的普及,但农民在应用新品种、新技术上,缺乏“良法”,却是突出的矛盾,主要表现:一是很多农民引进良种、应用新技术有积极性,但缺乏必要的管理措施.误以  相似文献   
44.
徐华 《领导文萃》2008,(14):18-22
(一) 如果说30年来法治为百姓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这种变化首先是从制度供给上开始的。作为制度建设的最高形态.国家立法的分量日益显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立法进度不断加快.立法领域不断拓展.立法事业空前繁荣。党的十五大更提出“到2010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45.
创新性立法是指地方立法机关为了填补法律、行政法规的空白以实现地方职能而进行的立法,具有地方性、创新性、暂时性等特征。创新性地方立法除了遵循一般的良法标准,还应该遵循特定的良法标准,这些标准包括合宪性、政策依据性、实验性、应急性、地方性和特别授权性。随着时代的变迁,创新性地方立法的发展趋势应该禁止地方立法涉及公民实体权利限制、缩小经济改革立法范围、大力倡导地方立法对弱势群体权益保障和社会公益保护立法,允许地方立法对地方公权力限制及公务员管理。实现创新性地方立法是良法的特定程序是:中央立法一旦制定,创新性地方立法要及时废止或变创新性地方立法为执行性地方立法。  相似文献   
46.
47.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既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治国方略,也是我国宪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从宪法学角度看,必须坚持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明确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实行良法之治.实现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办事的统一.  相似文献   
48.
借助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以法治理论的基本内容为视域,可以建构一个相对合理、完备的法治理论体系。就动力因而言,"人治"到"法治"的转化是基于对人性的不信任,直接动因在于防止统治者的恣意。就质料因而言,"恶法"的性质争论远未结束,但追求"良法"是共同愿望,不存在追随"恶法"去作恶的义务。就形式因而言,"形式法治"侧重规范逻辑,"实质法治"侧重道德价值,前者离开后者会变成空洞的形骸,后者离开前者会变成失体的幽灵。就目的因而言,法治既是"治民"又是"治吏",在"法律—官吏—公民"的现代法治结构中,由于官吏身份的特殊性,"治吏"更是法治的核心目的。  相似文献   
49.
文章针对我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方略,分析了法治的内涵,社会主义法治的内涵,指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必须体现“三个代表”的要求。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