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149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9篇
人才学   54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365篇
理论方法论   81篇
综合类   676篇
社会学   108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赵磊 《天府新论》2012,(6):37-41
马克思不但强调"存在的决定作用",而且也非常重视"意识的反作用";马克思虽然坚信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但并不否认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反作用";马克思当然是一个"历史决定论者",可是他从来也不轻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毛泽东与马克思并无本质上的分歧,可是有人总要把毛泽东与马克思对立起来,企图用毛泽东来否定"存在决定意识",为历史唯心主义和"唯意志论"辩护。这不仅是对毛泽东思想的严重误读,而且也只能是一厢情愿。  相似文献   
62.
李华 《学术界》2012,(4):90-94,285
赫鲁晓夫阐述的共产主义,既有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的伟大目标,也有分阶段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时间表.周尚文、有林等先生认为,赫鲁晓夫鼓吹的共产主义是“土豆烧牛肉”的“共产主义”.此说不仅曲解了赫鲁晓夫相关话语的原意,而且把赫鲁晓夫的共产主义观庸俗化、简单化了.  相似文献   
63.
苏联意识形态思想形成于列宁时期,历经斯大林、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等几代领导的变迁对苏联社会产生重要作用,苏联意识形态的崩溃是苏联解体的先导。所以,研究苏联社会意识形态变迁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社会主义特色文化的建设以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复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4.
弗罗洛夫是二十世纪后半期俄罗斯苏联时期最卓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提出把人作为完整的科学客体进行综合多学科研究,为此提出了总体性规定、哲学家与其他学科专家的合作、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下以及从现实性、紧迫性问题入手的具体要求,并主张人研究中科学与艺术的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65.
郭卫 《理论界》2008,3(4):23-24
苏联和中国是全世界范围内两个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但在社会主义建设上却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结局:苏联解体,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凯歌高奏,日新月异。本文结合党的十七大精神,运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原理,从中苏两国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不同认识和对本国国情的不同把握,来分析这一理论产生的根源、酝酿、形成、发展和深化。以便更好地运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来指引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相似文献   
66.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认为社会变革离不开人本身的改变 ,强调必须把社会主义革命贯串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 ,把日常生活批判放到社会变革的中心位置。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触及到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主要缺陷和弊端 ,并对此展开了中肯的批判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7.
论政治因素与“新经济政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述森 《东岳论丛》2004,25(2):180-184
关于新经济政策 ,人们如今仍侧重于论证其自身的合理性 ,而对于它何以在 2 0世纪 2 0年代末的苏联被中止 ,却很少去作深入的探究。然而正是这一问题 ,最关系着人们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特性的理解。在 2 0世纪 2 0年代的苏联 ,新经济政策始终是一个政治性的命题 ,是政治方面的因素最终决定了它的命运  相似文献   
68.
东北抗联精神是东北抗日联军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革命精神,是中国抗战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抗联的国际主义精神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东方战场具有独特性和典型性,不仅涉及中国军民的奋勇抗战,更涉及与朝鲜共产主义者、苏联远东军的并肩作战.中朝苏三国军民合力抗日,并肩作战,体现了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联合,不仅提升了中朝苏三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更充分体现了中朝苏三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格局中所建立的友好关系,有效支援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协助了朝鲜的独立解放,牵制了日军向苏联进犯的侵略行动,对最终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9.
令睿  张添翼  闫宇 《南方论刊》2021,(4):42-44,99
苏联解体、苏共垮台不在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而是苏联共产党丧失对意识形态领导,造成苏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崩溃,导致苏共执政地位的丧失,最终亡党亡国.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文化批判理论的多维解读,符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时代的演变,对摸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建立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建成有...  相似文献   
70.
维吾尔族是统一的伟大的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历史对维吾尔及其先民的记述自古有之,且卷帙浩繁。汉文和民族文字的典籍为国际学术界维吾尔历史文化研究奠定了基础。西方、日本对维吾尔的了解始于19世纪。斯时,沙俄帝国主义出于侵略扩张的需要,企图进一步染指我国西北边疆地区,不断派出以学术探察为幌子的各种探险队、考察团到我国新疆进行地理、历史及社会政治情况的调查。大量文书、碑刻及其他有趣的发现把俄国东方学的注意力引向新疆,引向了维吾尔。 “维吾尔研究”曾是俄国东方学的一个分支。十月革命以后苏联确定以“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