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0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6篇
管理学   9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548篇
理论方法论   74篇
综合类   862篇
社会学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41.
文学批评家对于文学文本的分析和解读是以文学批评理论为媒介的。随着文学创作方式的多样化,文学批评理论自身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本文以后现代主义和电影技巧为例,阐述了文学批评理论自身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不仅可以用来解读文学文本,还可以用于其他领域,如电影领域。  相似文献   
942.
投向“三少民族”作家作品的文学评论,起到了凸显“三少民族”文学创作的民族题材、民族化特征及艺术性的一些应有作用。但把这类文学批评放到整个新时期内蒙古文学批评领域来看,还是存在许多缺失的。这种缺失主要表现在批评的“泛民族化”,以及批评方法的单一、陈旧导致的批评文本的重复性等方面。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批评者们的批评视角仍停留在过去的反映论、认识论以及意识形态论层面,没有发展、深化自己的认识,也就没能采用更有力的批评范式及批评话语。  相似文献   
943.
本文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方法评价20世纪女性文学在社会、自然、文化层面的女性自我意识嬗变历程,女性意识经历了两次成熟期、两次异化期。成熟期:(1)五四时期女性意识由反抗封建婚姻的“人”的觉醒的外在性呈现于社会层面;(2)新时期女性意识以独立人格、社会价值的自觉追求呈现于文化精神层面。异化期:(1)“十七年”间女性文学以否定自然生理特征的“无性”的男性化认同于时代;(2)“后现代”的女性身体写作又以绝对的自然生理特征——“性自恋”和排斥男性的在场来张扬其话语的前卫性。女性意识具有特定文化语境中的历史含义。对女性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上的不同认同,使女性文学由现代到当代的演变中出现种种分裂、冲撞与彼此消长的曲折和偏离。  相似文献   
944.
茅盾的小说立足于社会现实,用典型性的人物与故事来表现人生和社会现象,强调小说创作必须要具有艺术典型化的特质。茅盾坚持真、善、美相统一的审美主张,虽开创了“划时代的新文学”———社会分析小说,也使其小说普遍存在着理念过重而失之凝滞的弊病,损害了小说以情感人的艺术力量。  相似文献   
945.
在古典文学批评中,闻一多极力反对只从政治、伦理的角度去解读古代文学典籍的非文学化批评,他认为文学批评应该回归文学本体,应该“用《诗经》时代的眼光读《诗经》”,“用‘诗’的眼光读《诗经》”,深入挖掘文学的审美本性。  相似文献   
946.
茅盾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他也是一位成就卓著的学者.他对中国古代文学有精深的研究,涉及范围也较广泛,有小说、诗歌、散文以及戏剧.他的研究有三方面主要特点:时代特色鲜明;崇尚现实主义文学;学术方法灵活多样.茅盾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47.
陈方竞 《齐鲁学刊》2007,1(4):84-88
对左翼文学批评的价值和意义认识不足,主要缘于对鲁迅1930年代的文学批评缺乏认识,同时与左翼文学和左翼文学批评的"芜杂性"直接相关。鲁迅注重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的文学批评是在与这种"芜杂性"的对立中发展起来的,鲁迅1930年代的文学批评直接推动了左翼文学和左翼文学批评的发展,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精神资源和文学资源,体现了左翼文学批评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48.
幻灭与新生——茅盾早期“时代女性”创作心态阐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宁  翟德耀 《东岳论丛》2003,24(6):98-101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人物画廊系列中,茅盾早期创作的"时代女性"形象群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它不仅是"大革命"失败后作家"幻灭"情感的自然流露,而且蕴涵了男性作家丰富的文化心理,同时也是作家政治理念的一种寄寓。  相似文献   
949.
论当代中国的文化批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批评在当代中国的出现,既来自于文艺学与美学学科知识更新的要求,更源于整个社会文化环境的深刻变化。中国本土社会与文化现实的挑战,无疑是文化批评历史性出场的根本性原因。文化批评是文学批评的内部成员,它与审美批评具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旨趣。它们可以相互补偿,却没有高下之别。文化批评不是审美批评,也不同于庸俗社会学批评。就文化批评与文学自主性的关系而言,文学的自主性可以从两个不同的层面上来加以理解:一个是制度建构的层面,一个是观念与方法的层面。作为现代性制度建构的文学场的自主性和作为文学观念与文学批评方法的自主性理论并不存在必然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950.
由于鲁迅和茅盾都提倡为人生的文学,都坚持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向,致使我们经常将二者的文艺观混淆起来。实际上,从"五四"时期,鲁迅和茅盾对文学艺术的态度便有了尽管细微、但却重要的区别。这种区别的核心之点就在于鲁迅更重视真实地表现主体对客体的主观感受,而茅盾则更重视作家对社会现实的观察、研究和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