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9篇
管理学   3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54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44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132篇
社会学   2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露江 《社区》2014,(32):29-29
在大理的苍山洱海古刹田原行走四五天后,来到了沙溪——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石宝山脚下的一个茶马古道上如今唯一幸存的古集镇,感觉顿时不同。站在土垛般的寺登街东寨门下,身后是四方街广场白族男女且歌且舞的欢快声音,眺望右前方黑漶江上,阳光将那座古老的玉津桥和桥上的行人勾上了金色的轮廓,再洒一摊金灿灿的波光于桥下,耀得人一时迷糊.恍如坠入时光隧道——依稀传来阵阵马铃声儿,那驮着茶叶盐巴的马队、剽悍的扬鞭策马的马锅头,披一身夕阳的余晖,正从那玉津桥上迤逦向镇上而幸……  相似文献   
52.
中国历史上,"巴盐古道"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巴蜀地区盐业的发展,其不仅是西南地区经济连接的纽带,也是国家权力主导之下极力发展的民族走廊。随着历代王朝对西南地区的经营以及民族社会的不断进步,盐道的历史地位也在不断凸显。而且"巴盐古道"本身作为交汇区和过渡带,对国家力量渗透、族群社会发展、区域市场建立以及西南移民活动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也体现了"巴盐古道"早已被纳入国家体系的进程之中。因而,"巴盐古道"作为一条传统通道,对中国西南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互动和变革有着重要意义的同时,在民族走廊历史进程的研究领域中亦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3.
京西古道     
蒋宝贤 《社区》2012,(14):34-34
亘在北京西部的西山高大巍峨,是北京城一道天然的屏障。穿行于西山峡谷之中的永定河,水流湍急、险滩众多而且水位不定,难以用于通航,因此古人不得不在西山之中修建了道路,用于京城与西北之间的客货运输,这条道路便是著名的“京西古道”。春风阵阵,乍暖还寒。行走在苍茫的京西古道上,不由地想起了元代著名元曲作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脍炙人口的散曲让多少远离家乡、四处奔波的旅人顿生思乡之情。  相似文献   
54.
商帮是中国一种特殊的经济形态,它是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以“相亲相助”为宗旨,以会馆、公所为其在异乡的联络、计议之所的一种既“亲密”而又松散的自发形成的商人群体。商帮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中国古代的茶马古道和丝绸之路,都是在商帮开辟下形成的著名商业通途。  相似文献   
55.
骆驼 《伴侣(A版)》2007,(1):54-55
徒步旅游接触面广,沿途可以观察和学习到许多有益的东西,增加知识,并能锻炼身体,培养艰苦奋斗、坚韧不拔、克服困难、勇往直前、团结互助的精神。  相似文献   
56.
蕃尼古道是从我国西藏拉萨通往尼泊尔、印度和中亚的重要干线之一,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该道自开通以来,一直是我国西藏和内地通往尼泊尔的干道,至清代形成了一张线路清晰、站点密布、主辅路交错的复杂路网。它不仅对西藏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也对元以来历代中央政府对西藏的治理、国家的统一和汉藏文化交流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中国与尼泊尔、印度和南亚诸国的交流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新时期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下,这条古道的进一步开发和建设,对于西藏经济的腾飞和社会的稳定,以及中国与南亚诸国的合作,必将产生积极而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7.
孙昭亮  孙勇 《民族学刊》2020,11(2):43-52, 129-130
费孝通先生基于中华民族形成与走向的考量,数次提出民族走廊的研究命题,其中对藏彝走廊研究就有涵义递进的公开五论之说。沿着费老指出的门径,中国大陆学界近40年来对各个民族走廊做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不少有学术价值的观点;其中,“走廊”概念泛化到各个相关学科,从人文地理学、考古学、民族学/人类学、语言学、文化学、社会学、政治学到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民族经济学、边疆学等学科交叉研究的角度看,藏彝走廊的成形与茶马古道密切相关,即出现南方丝绸之路时藏彝走廊已经形成,并因其茶马古道功能而使该走廊长期保留着内部的延续能力及其与外部的沟通活力。随着研究的进展,费老提示的该走廊的蕴涵被学人不断发掘;进入21世纪,中国“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将焕发出这个走廊的新活力,国家决策层所命名的藏羌彝走廊,扩展了该走廊并注入了新的内容,对该走廊的研究将有更多的含义被人们所认识。  相似文献   
58.
"茶马古道"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格勒 《中国藏学》2002,(3):59-64
"茶马古道"是一条主要穿行于今藏、川、滇横断山脉地区和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流域,是以茶马互市为主要内容,以马帮为主要运输方式的古代商道.它作为一条连接内地与西藏的古代交通大动脉,历经唐、宋、元、明、清,其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不可低估.它在历史上不仅促进了"茶马古道"沿线高原城镇化的发展,为汉、藏以及其他民族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更重要的是历代中央王朝通过"茶马互市"和"茶马古道",更加巩固了西南边疆,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在今天,"茶马古道"无论在自然资源还是文化资源上都是一条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古道,因此它的旅游品牌效应具有不可复制性,拥有巨大的国际旅游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59.
刘燕 《北京纪事》2015,(10):23-25
京西古道上的村庄 五里坨是石景山区的一个自然村,村庄坐落在石景山的最西端,也坐落在著名的京西古道上. 2004年,石景山西部改造,前期调研时,范冬元随着调研组来到五里坨村.行走在村庄的一条街一条巷一条胡同里,范冬元看到了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四合院,看到了精美的木雕石刻,看到了素面影壁,看到了带着出檐装饰的窗户……眼前的一砖一瓦一梁一柁无不浸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范冬元的心被触动了.  相似文献   
60.
明代官营茶马贸易体制的衰落及原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明朝开国后,在“以茶驭番”思想的指导下,建立了官营茶马贸易体制。作为封建官僚政治与商品经济强制结合的一种畸形体制,它从一开始就遇到了种种困难和挑战,并且随着封建统治势力的衰微而走向没落。文章从不等价交换、走私活动的泛滥以及朝贡贸易的发展、运输困难等方面阐述了该体制衰落的原因,并进一步剖析了导致这一体制衰落的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