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43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4篇 |
民族学 | 3篇 |
人才学 | 7篇 |
丛书文集 | 122篇 |
理论方法论 | 23篇 |
综合类 | 241篇 |
社会学 | 40篇 |
统计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15篇 |
2016年 | 19篇 |
2015年 | 44篇 |
2014年 | 95篇 |
2013年 | 86篇 |
2012年 | 54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15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17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2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71.
72.
73.
莫言小说语言变异审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姬凤霞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2(4):48-51
莫言小说语言的生成机制有多种,其中对变异的运用是最重要的生成方式之一,通过对语言的变异,使有限的语言所传递的语义信息和审美信息增值,成就了莫言小说文学语言绚丽多姿的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74.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5):18-27
色彩运用可谓是莫言小说创作中的一大亮点,丰富的色彩意象和色彩语词创造出一个斑斓的文学世界。小说文本中的现象表征是有因可寻的,其作品中色彩的运用与其独特色彩观不无关系。敏感而富有想象力的气质使莫言在大自然中获得了比常人更敏感的色彩感受,饥饿贫困的灰色童年经历使他更加渴望鲜艳明朗的色彩,对色彩的敏感与偏爱在多维文化及西方现代绘画艺术的共同影响下最终形成了莫言独特的色彩观,并以文学语言形式呈现在小说文本中。 相似文献
75.
范文明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6(1):78-81
莫言是目前中国当代文坛上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在越南也受到了关注.近年来,莫言的许多代表性的作品都被翻译为越南语,其独特的风格不仅受到越南读者的欢迎,而且对越南青年作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关于莫言小说的研究也成为越南学术界的一个学术增长点. 相似文献
76.
王北平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4):167-169
以莫言的小说为例,阐述巴赫金的复调理论,论述复调理论论对中国小说的叙事模式冲击和重新构建。打破了传统的作家与主人公的控制与被控制关系,拓展了叙述者的视角;改变了传统的线性叙述顺序,采取了共时的、平面的、多声部的叙述结构;也改重情节为重人物心里冲突的叙述。同时也从他的童年经验、成长经历和创作观念、创作兴趣等几个方面分析莫言小说的复调的根源。 相似文献
77.
张相宽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自觉的文体意识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使莫言的创作充满变数。30余年来,他小说的叙事艺术经历了从“玩小把戏”到“玩大结构”的转向。莫言曾经热衷于形式实验,他用令人眼花缭乱的“小把戏”宣告了自己创作的先锋性和现代性,但随着对形式实验的反思,莫言之后的创作自觉地向民间回归,向古典小说致敬,他以“玩大结构”的决然态度宣告了自己创作的本土性和传统性。但在从“小把戏”向“大结构”的转向中,人们不难发现他小说中的“大结构”包含很多“小把戏”,可以说,莫言在向传统回归的过程中一直保持着作品的先锋性。 相似文献
78.
正都说名人不好当,在中国当名人恐怕是难上加难,更要面临着被"黑"的危险,毕竟"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不久前网上曝出消息称,单飞多年的李娜仍从湖北省体育总局领工资,于是"李娜吃空饷"几个字迅速成为热搜词。在很多人看来,李娜获得的奖金已经完全足够支付她团队的费用,国家已不需要再为她开工资了。一时间舆论的矛头全都对准了李娜。其实,尽管李娜已走上职业化道路,但她仍是湖北省网球中心一员,仍代表国家和湖北参加了奥运会、亚运会和全运会,既然李娜仍是"关系"在体制内 相似文献
79.
周银银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
莫言的《蛙》透过新中国60年的乡村生育史探求“人”的生存本相,塑造了众多底层小人物。在书写他们的命运和遭际的同时,莫言表达了对“人”的探讨,对社会变迁的思考,对民间文化的关注。反观莫言30年的创作,他坚持把小人物置于大历史背景下来探讨人性,思考人生,其书写的发生学机理源于他的人学观、文学观,“恋乡-怨乡”的文化心理与乡土经验。然而,无论是言说苦难的方式还是批判现实的力度,《蛙》中的底层人物书写均在莫氏人物谱系中发生了嬗变,构成其独特性。 相似文献
80.
本文认为先锋文学有两个必备条件:第一,它是文学队伍中勇于探索的尖兵;第二,它在后来的文学发展中赢得了一定声势的尾随者。文章以此为前提,同时兼顾先锋文学一词在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中的特定含义,论述了马原和莫言小说的先锋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