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37篇 |
免费 | 50篇 |
国内免费 | 14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4篇 |
劳动科学 | 2篇 |
民族学 | 49篇 |
人才学 | 9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673篇 |
理论方法论 | 146篇 |
综合类 | 1304篇 |
社会学 | 77篇 |
统计学 | 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24篇 |
2022年 | 28篇 |
2021年 | 36篇 |
2020年 | 39篇 |
2019年 | 35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30篇 |
2016年 | 46篇 |
2015年 | 88篇 |
2014年 | 119篇 |
2013年 | 114篇 |
2012年 | 140篇 |
2011年 | 149篇 |
2010年 | 142篇 |
2009年 | 143篇 |
2008年 | 156篇 |
2007年 | 138篇 |
2006年 | 151篇 |
2005年 | 117篇 |
2004年 | 103篇 |
2003年 | 97篇 |
2002年 | 104篇 |
2001年 | 88篇 |
2000年 | 63篇 |
1999年 | 30篇 |
1998年 | 31篇 |
1997年 | 20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孙菲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2)
艾略特自从20世纪20年代被介绍到中国后,对中国新诗产生了巨大影响,通过译介和模仿,艾略特诗学在三四十年代先后影响了新月派、现代派、九叶派.在批评上,他的传统现等诗学主张促使中国新诗批评家思考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探索新诗现代化道路上的系列问题.由于中西文化具有巨大的差异性,艾略特对中国的影响具有特殊性,甚至出现被中国诗人和诗论家"误读"的现象. 相似文献
62.
王晓朝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6):54-60,155
学界普遍认为伊壁鸠鲁学派、斯多亚学派和怀疑派是晚期希腊哲学的主要流派,并按这种划分将中期学园派和新学园派纳入怀疑派。这样的处理方式无法真实再现学园派自身的历史,也无法厘清怀疑主义与不可知论之间的差别。新学园派的思想原则应该是真理不可知而不是怀疑一切。 相似文献
63.
作为科学社会学的两大主要流派,默顿学派和爱丁堡学派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既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同时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联系表现在:它们都是对科学以及科学与社会的关系进行研究的派别;区别表现在思想来源、研究方向、研究方法、意义和影响等方面。 相似文献
64.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道德伦理问题的讨论中,学衡派的“德化天下”思想独具特色。他们从人性二元论出发,将政治社会等问题化解为个人道德修养问题,强调德治、爱民以及行政者的人格垂范作用,进而改造国民的道德,缔造理想的国家与社会。他们的思考在一定程度上补救了新青年派之不足,有其特定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5.
当我们问道孙本文到底是一个心理学派的社会学家,还是一个文化学派的社会学家,拟或是一个综合学派的社会学家时,实际上是预设了一个学术思想前后一贯、恒定不变的孙本文。而事实上,正如大家都明白的那样,仔细浏览一下孙本文的著作,我们就会看到,他的思想前后是有变化的。孙本文最早的思想的确是属于心理社会学派,而20世纪40年代的思想也的确是属于综合论社会学派。因此,笼统地问孙本文是一个心理学派社会学家、文化学派社会学家,还是一个综合学派社会学家;或者笼统地回答孙本文是一个心理学派社会学家、文化学派社会学家,还是一个综合学派社会学家,应该都是不合适的。 相似文献
66.
一直以来在俄国斯拉夫派思想研究中,缺少对恰达耶夫与斯拉夫派之间思想关系的深入挖掘,本文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在斯拉夫派尚处于萌芽状态时,恰达耶夫已经觉察到该流派的形成,并最早对其发起批判;另一方面,恰达耶夫的《第一封哲学通信》在基本命题和方法论两方面对斯拉夫派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7.
郑伯熊是叶适所构建的永嘉学派传人之一,并自此开始成为历代永嘉之学传承谱系中的关键人物。人们很少去追问这一历史人物是否足以符合学派谱系的构建需求。为了理解叶适之所以要标举郑伯熊这样一个人物,我们需要通过叶适来观察郑伯熊,以此体会叶适构建该人物时的依据与想法。叶适在叙述郑伯熊时所预构的人物类型、后人对郑伯熊的师承与个人行为有意识地进行地方化确认,以及叶适所提炼出的郑伯熊的思想主旨,最终使其成为永嘉学派人物传承谱系中的重要一员。同时,区域性学派构建中所包含着的地方认同和价值偏向也定义出了永嘉学派。 相似文献
68.
明代前七子派成员主要有四杰、七子、七才子、十才子等并称,由这些并称可知前七子派以四杰为中坚,其中李梦阳、何景明为首,边贡、徐祯卿次之,其他皆为羽翼。而前七子派的形成可以说是一个其他成员向李梦阳聚拢,与其交接,彼此影响的过程,因此以其领袖之一何景明和七子中最后登场的徐祯卿的加入为关键点,通过对大量第一手资料的考察得出前七子派初步形成于弘治十六年(1503),最终形成于弘治十八年(1505)。 相似文献
69.
说到“新批评派”的成员构成,国内外学界有许多不同理解.这些认识,虽不乏真知灼见,但也不乏随意甚至混乱之嫌.为进一步推进国内“新批评”研究,文章提出,“新批评派”本身复杂丰富,须分人、分层、分国籍考察;对“新批评派”成员的译介须统一译名,避免混淆而用全称;祛除对“新批评派”单质化和标签化理解,还原其丰富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70.
鲁玉菱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2,14(2):40-42
哲学与文学的交融是20世纪西方文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异化"作为现代西方社会的一个突出现象,便是哲学和文学的交汇点."异化"不仅成为现代派小说的一个基本主题,而且对现代派小说的审美特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