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2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38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论述了西江地区青铜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岭南北青铜文化的交流和相互影响,并阐述了历史上西江地区建置郡县的物质文化基础和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62.
世界各国都把流域经济区发展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心和主轴。流域经济区成为许多国家的产业密集带和城市密集带。对美国密西西比河、德国莱茵河流域产业发展模式以及国内重要的湖北长江经济带、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流域经济区产业发展模式的主要内在规律,对加快我国流域经济区产业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3.
1938年10月,随着广州和武汉的沦陷,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华南大部分城市已经沦陷。而日军逐步开始部署对肇庆等粤西北地区的重要城市进攻,1939年至1940年间,粤西北军民也开始投入到抗击日军侵略的斗争中。不得不说,1939年至1940年间,粤西北地区的抗日斗争所呈现出来的特点是以西江地区为主,以国民党军队作为主要的攻防力量,国民党将领高度重视。粤西北抗战在华南抗战史占有一定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64.
江西诗派中有十多人存有词作,其中有几位如黄庭坚、晁汁之、吕本中、陈与义等人还享有词名.江西诗派的词作,虽然不像他们的诗歌那样有明确的宗主、比较明确的审美标准以及大体一致的创作特色,但是也有一些共同倾向:他们都有以情韵见长的婉约词,这些词弥补了他们诗歌偏重于骨力而产生的缺憾;他们都有糅合情韵与骨力的清刚词,这类词是他们将江西诗风与传统词风结合起来的一种尝试.其间透漏出南宋后期姜夔词风的一点消息.虽然江西诗派并没有发展成为江西词派,但是他们的这些共同倾向,却是"西江一派"从南唐晏欧风韵向姜夔清空发展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65.
李丽  吴迪  曾丽  后浪 《中国民族》2013,(3):36-43
1991年,贵州省率先在全国提出了“旅游扶贫”的理念,把“以旅游促进对外开放和脱贫致富”作为全省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并逐步把“旅游扶贫”的概念转化为旅游产品——“乡村旅游”。20多年来,全省各地已有4000多个村寨开办乡村旅游。贵州省旅游局2008年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  相似文献   
66.
《百姓生活》2010,(10):62-64
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有一个素有“苗都”之称的西江千户苗寨。这个有近千年历史的古老苗寨,由10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共1350多户,其中苗族人口占99.5%,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也是苗族原始生态文化保存比较完整的地方。  相似文献   
67.
杨戴云 《民族学刊》2021,12(12):106-114, 135
黔东南苗岭山区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区域,乡村地域文化特征明显。这一区域苗寨“方老”,苗语称为“lul fangb”,是指鼓藏头、榔头、寨老、歌师、活路头等。相对那些告老还乡的乡贤,苗寨“方老”生于斯长于斯,没有在外做官的经历,村民对他们的信任主要来自其本人代行村民自治中的公共服务行为以及个人德行修为。西江苗寨是这一区域最大的传统村落,也是著名乡村旅游景区。西江苗寨通过“方老”权威在场,使苗寨榔规、古歌、节庆、生态观念、防火习俗等传统文化得以有效整合,功能得到适恰发挥,重塑了村落社会秩序,成为事实上的治理机制。这种治理机制极具本土性和在地化的特点,人们易于接受,对于习化乡风、敦化民风、讲信修睦、协和乡里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考察西江苗寨社会治理的文化网络可以看到,乡村振兴视野中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不仅仅是观光旅游的看点,更是乡村社会治理政府与民间共治、降低治理成本、推动治理创新、增强治理实效的内生资源和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68.
随着社会的发展,苗族舞蹈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从苗族舞蹈中,我们不仅能够窥探到苗族丰富的历史文化,还能够发现国的文化建设以及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本文将以贵州西江苗族舞蹈为研究对象,着重对其韵律特征进行研究,使人们更加深刻地体验到苗族舞蹈的美,从而将其不断继承与创新下去。  相似文献   
69.
本文在深入了解西江流域旅游业发展现状及旅游资源的基础上,从区域旅游竞合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西江流域实施旅游竞合的必要性以及当前制约西江流域旅游竞合的问题。指出在今后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应当整合流域内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构建西江旅游大品牌等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70.
从文化地理角度看,基于水土资源优势,文化多发源于海岸或河谷平原盆地,并形成文化传播的主要通道。珠江—西江干支流一带早在秦汉及以前时代就通过其支流延伸的交通走廊,可能从西南陆路和东南海路与印度有着文化交流,成为南北和中外文化的交汇带,并融合创造和传播新文化。珠江—西江流域形成内部具有同质性的文化带,而且是与北方主流文化有所区别的具有佛禅特色和民俗文化或氏族文化底色的综合文化带。随着交通格局的变化和经济开发规模的扩大,岭南文化活动中心也随之发生变化,即沿珠江—西江带由西向东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