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09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38篇
管理学   243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66篇
人才学   49篇
丛书文集   1658篇
理论方法论   204篇
综合类   3129篇
社会学   214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75篇
  2014年   379篇
  2013年   319篇
  2012年   404篇
  2011年   395篇
  2010年   383篇
  2009年   392篇
  2008年   450篇
  2007年   363篇
  2006年   293篇
  2005年   299篇
  2004年   247篇
  2003年   205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正《庄子》上有这么一则寓言:"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玩味之余,笔者深深敬佩匠石的"斫垩"之诚,"运斤"之勇,"尽垩而鼻不伤"之高超技艺。同时也为郢人临斤"立不失容"的精神所折服。修正错误与"郢人除垩"同理。"垩漫鼻端",有碍于容;过错染身,有损形象。所以,国人向来把帮人长善救失视为一种美德,褒之,奖之。"难得是诤友,当面敢批评"。  相似文献   
32.
正美国前总统卡尔文·柯立芝有一位女秘书,工作中经常粗心出错。一次,这位女秘书的工作又出现了失误,柯立芝把她叫到办公室,对她说:"今天你穿的这身衣服很漂亮,正适合你。"总统的表扬让女秘书受宠若惊,然而,还没等女秘书的"谢谢"二字出口,柯立芝就指着出现错误的文件说:"我希望你的公文处理也能越来越漂亮。"听了这  相似文献   
33.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先驱人物,郁达夫的批评不仅是有自觉意识的,而且还是有明确的文学理想支撑的.从踏上文坛起,郁达夫就意识到批评与文学创作有着密切的关系,他所进行的文学批评、文艺批评无不是有的放矢的活动,他是在自己对文学、对批评的明确看法引导下与时代、与文学潮流展开对话的.率真、宽容、同情是他批评意识的三大特点,这三者与郁达夫接近文学作品并对之作出反应的心理状态息息相关,更应视作郁达夫与作品主体交流时所显示的思考的独特性所在.  相似文献   
34.
作为解构主义美学的核心观念.解构指向的是一种本体性的、生生不息的、蕴含着极大颠覆性与创造性的内驱力。解构产生于结构成为结构的那一刻,是对他者性召唤的肯定性应答,是对结构等级制秩序的颠覆。解构在解放他者的同时也解放了他者的对立面,它不知疲倦地从一种结构奔向另一种全新的结构,以致无穷。解构性事件就是这从一个结构转向另一个结构的关节点。解构特有的自由、民主精神使得解构主义美学成为一种批判的理论、一种肯定的理论,同时它还是一种辩证法。  相似文献   
35.
《民族论坛》2005,(6):58-59
本文讨论了翻译批评的定义,并认为翻译批评可划分为译本批评和译事批评,且应区分翻译的标准、翻译评估的标准和翻译批评的标准。  相似文献   
36.
运用神话-原型批评分析方法,结合瑶族史诗<密洛陀>,对瑶族作家蓝怀昌的长篇小说<波努河>里人物形象的原始意象作初步探讨,以感受远古人类民族文明与当代文化艺术之间脉脉相承可谓类似或相应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37.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对法律人类学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特色和明确研究方向、研究方法这一问题,提出可以以法律的民族志写作为其工具,进行法律的文化批评,用实践化的研究风格树立其独特的交叉学科形象。  相似文献   
38.
王船山美学中有独具火辣湖湘文化特色的“率性火辣美”现象,表现为审美标准上的强悍火辣美,审美情趣上的率性爽辣美,审美批评上的倔拗冲辣美。  相似文献   
39.
《兄弟》是知识分子叙事的典型文本。作品塑造了两类知识分子形象:一类是生活在“孤岛”中挣扎固守知识分子本位的宋凡平、宋钢们;一类是生活在乐园中徒有虚名的伪知识分子赵诗人、刘作家们。他们在特定年代真实的心灵嬗变,既折射了物欲时代之于知识分子的压抑和扭曲,也反映了知识分子自身信仰的脆弱。小说的知识分子叙事尤为新颖,采用“反英雄”化形象的塑造和戏谑笔调,让文本在规避知识分子这一宏大主题带来的沉重感后,不仅刻画出欢笑背后当代知识分子生存的艰辛,还体现了作者对这一现状的悲悯,对当代知识分子独立人格和思想的建构有一定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0.
网络平台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政治传播的一个向度,全新场景下的用户与传统概念上的受众截然不同,各民族的“人”本身发生了进化、异化、云化,传播模式也由此产生了本质性位移,诸种变化和位移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另一种可能和土壤。智能算法在信息推送、议程设置、于传统政治传播权力消解层面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场景进行解构与变革,使得算法日益成为引导政治传播规则、资本营销模式的重要且核心元素,而传播的算法化也需围绕网络共同体的重构、情感共同体的建构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再构层面进一步实现碎片场景、消费场景、仪式场景的融通,以优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实效。智能算法时代的网络空间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场景再构的重要意义在于族群边界重建、族群集体记忆重构,甚至族群认同重塑的可能性,为政治传播主体和各民族网民提供了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场景,提供了“自上而下”与“由下而上”共同书写以“五个认同”为核心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