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237篇
理论方法论   42篇
综合类   319篇
社会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在学术界出现的解释学研究热,使马克思主义与解释学的关系问题凸显出来。本文通过分析两者的历史渊源,比较两者的历史观,揭示了两者的本质区别:马克思哲学追寻的是客观真理,而解释学则是在文本中进行意义的考古,甚至消解意义,驱逐真理。  相似文献   
102.
以哲学诠释学为视角分析作为存在意义的法律解释,能够发现法学前见作为法律解释前提存在的必然性。因此,法律解释学应恢复前见的合法地位,在法律解释的视域融合过程中领悟相对客观的法律真理,剔除不合法前见,使前见不断向前发展。法学前见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凸显了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核心价值,而法学前见的特征表现为历史性、开放性、创造性、实践理性和客观性等几个方面,其中,法学前见的客观性对于实现法治理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3.
黑格尔和伽达默尔都对力、力的内在和外在认识方式做了探讨,都对一种内在的认识方式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做了不同的思考和解答,并引出这样一个根本问题:如果对置(Stellen)的外在认识方式不能把握事情本身,那么一种完全主观的内在经验方式,能否从私人性中跳出来,并且要求一种合法性?或者说把握事情本身是否超出了哲学权能的界限?结合海德格尔对这个问题所给出的激进回答,将会揭示出传统认识论、解释学的理解、思想的应合三种不同的面对世界的可能性方式,以及各自的规定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4.
出于对当时哲学现状的不满,海德格尔重新界定了哲学。他根据"问题体验"区分了"理论的东西"与"前理论的东西",认为哲学真正的研究对象是"前理论的东西";而要考察"前理论的东西"就要摒弃"普遍化"方法而采用"形式指引"方法。在此基础上,海德格尔提出了"实际性的解释学现象学",这是对狄尔泰的生命哲学和胡塞尔现象学的超越,但"形式指引"作为一种方法也不可避免地带有理论化特征,因而最终为海德格尔所放弃。  相似文献   
105.
库恩科学解释学基于其历史主义科学观。"范式"、"科学共同体"和"不可通约性"是库恩科学解释学的3个核心概念,其它诸如"范例"、"反常"、"危机"等基本概念都可以从这3个核心概念中推演出来。这3个核心概念之间的哲学关系可以依次从哲学解释学"理解"、"解释"和"实践"3个理论维度加以解析。其中,库恩科学解释学研究的意义和解释界限也应得到研究者的足够重视,以求融贯一体地理解库恩科学解释学。  相似文献   
106.
“中国西南的仪式与社会生活”专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仪式是西方人类学经典的研究对象,并由此形成了重要的理论范式和论述。大致说来,在英法"社会论"与德美"文化论"两个不同的国别传统下,仪式研究也呈现出鲜明的特色。前者着重论述仪式对于"社会整合"之作用,倾向于讨论仪式与社会结构之关系;而后者对仪式的讨论带有浓厚的诠释学色彩,对仪式与社会之关系的看法也不同于前者,认为仪式作为社会的"浓缩形态",其本身就是社会的展演,对仪式的诠释是在不同解释体系之间的对话。两派的代表人物是被誉为"仪式研究三大家"的维克多·特纳(Victor Turner)、玛丽·道格拉斯(Mary Douglas)和克利福德·格尔兹(Clifford Geertz)。当然,从结构-功能论向解释学转变的过程中,英国人类学家埃文斯-普理查德(E. E. Evans-Pritchard)起到关键作用,对格尔兹的解释学产生重要启发。仪式,不仅是西方人类学最重要的研究主题之一,也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西方人类学理论。  相似文献   
107.
德国哲学家海因里希·罗姆巴赫将密释学(Hermetik)定位为一门"反解释学".密释学主张原初情境的封闭性与独特性;它涉及的不是基于视域划分的横向经验,而是一种纵向经验,目的是打破视域的限制、观视到原初的境域整体--在这个境域化的世界中所有存在都以共创的方式相互关联.这种充满生命力的原初境域先于那个解释学理解所要把握的意义世界.  相似文献   
108.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学术研究不仅需要融通的视野,更需要独特的学术方法。长安学就是在这个意义上创立的,它是一种学术思想,有着深刻的哲学内涵。剖析长安学的哲学内涵,通过借鉴西方现代哲学的成果,从而为长安学奠定一种学术基础。  相似文献   
10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释学循环与超越的追问,要正确处理真理的必然逻辑和偶然逻辑、分析逻辑和综合逻辑、先天逻辑和后天逻辑的内在关系。西方哲学从培根和笛卡尔到当代都没有真正解决之,只有马克思主义才真正科学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为基础,把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作为解释学循环和超越的逻辑出发点;对理论与实际进行多视界融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释学循环和超越的合理路径;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释学循环和超越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10.
在西方哲学解释学看来,一切理解都是自我理解。有多少个不同的自我,就会有多少种不同的自我理解。进一步讲,自我理解不是限定了理解的多样性而是加剧了理解的差异性。欲实现文本→他人→自我的理解路径,必须尽力祈向自我视域与作者视域、当下视域与历史视域的契通和融合,还必须注意到自我与文本的双向敞开以及自我视域的单向运动的特征。同样,中国诗学解释学也注重以"我"观诗,以"我"解诗,但在自我理解和视域融合的态度及方式上又与西方解释学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