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15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3篇
人才学   11篇
丛书文集   144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692篇
社会学   34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91.
《荆楚岁时记》中的偏正式复音词占《荆楚岁时记》中各种结构的复音词的比例为66%。《荆楚岁时记》的偏正式复音词中, 语义构成方面,根据正语素的不同分为两类:一类是正语素是关于人或事物的,一类是正语素是关于动作行为的;词性构成方 面,主要有名词和名词构成名词、形容词和名词构成名词、数词和名词构成名词、动词和名词构成名词等7 种词性结构方式;词 义的发展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词义不变,二是词义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92.
古汉语词义引申是由古代汉民族的心理认知、思维模式直接或间接决定的。过去学界研究《段注》的词义引申多集中于词义引申规律、方式、术语、体例等方面的探讨,没有从《段注》所揭示的词义引申实例中去探求决定古汉语词义引申的古代汉民族的心理认知、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193.
文章以个案研究的形式,运用语料库技术和语言学中的词义感染理论,对“绿”字在现代汉语中义项的分布情况进行重新分析,认为《现代汉语词典》对“绿”字的解释存在漏收义项、漏收复字词条及其词义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4.
刘思岑 《劳动世界》2013,(9):144-144
在英汉翻译过程中,保证译文质量的前提是做好词义的选择,需要根据语境、修辞和日常特定科技常用语等方面判断其隐含意义。为了保证译文翻译的准确性和顺畅性,需要理解语言应用的环境,准备把握词义。最终,完美的翻译原文信息。  相似文献   
195.
本文运用历时和共时兼顾,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调查和数据为基础,通过自建的近200万字语料库和北京语言大学1996年建立的"现代汉语研究语料库"的词频对比分析,以及5部词典中有关颜色词条目的归类统计分析,力求较客观地描写文革时期颜色词的使用情况,探讨颜色词的意义变异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96.
词义磨损,主要指词语使用时的意义和词典义相比程度的弱化。词义磨损现象已有学者论及,吴立红探讨了状态形容词语义程度的变化及其在句法中的表现。吴文分析了"雪白、湛蓝、滚圆、碧绿、粉红"等状态形容词受程度副词修饰的现象,认为:"从目前使用  相似文献   
197.
文献的翻译讲究忠实于原著,但过分的忠实会导致死译或硬译。文章从词的理解、内涵、词义的引申和隐含以及句子的逻辑顺序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如何达到科技翻译的神似。  相似文献   
198.
小铭 《当代老年》2010,(4):57-57
在遭到了巨大的打击时,人们往往喜欢用成语“五雷轰顶”来形容。但其中的“五雷”指的是什么呢?要搞清楚这个,首先须搞明白一个古代盛行的学术概念:五行。  相似文献   
199.
黄湘 《社科纵横》2010,(2):165-166,169
在英语汉译过程中,词义的连锁关系在词义的选择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一些英语常用词为例,从替代关系、并列关系、递进关系和相对关系等四个方面对英语词义的连锁关系及其汉译时常见的处理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0.
对成语“拈花惹草”,几部常见常用、影响很大的辞书,将其词义释为“指男子乱搞男女关系或狎妓”“比喻(男子)挑逗、勾引异性”。这些释义是有问题的,至少是不够准确的;它与一些典范的作品的用例是不相符的。这样的释义会误导人们对“拈花惹草”的正确运用。“拈花惹草”的词义可补释为:拈,用手指夹、捏取物,引申为“习弄、摆弄、玩弄”;惹,招引、挑逗;花、草,借指异性。比喻挑逗、玩弄异性;今多比喻男子挑逗、勾引、玩弄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