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52篇
  免费   200篇
  国内免费   70篇
管理学   138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111篇
人才学   31篇
丛书文集   1857篇
理论方法论   265篇
综合类   3626篇
社会学   284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252篇
  2022年   216篇
  2021年   263篇
  2020年   195篇
  2019年   237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275篇
  2014年   386篇
  2013年   325篇
  2012年   387篇
  2011年   394篇
  2010年   424篇
  2009年   348篇
  2008年   432篇
  2007年   365篇
  2006年   274篇
  2005年   261篇
  2004年   220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在美国,对于气候变化是否是当今时代的最大危机存在观点差异。美国总统拜登的气候危机话语与前任总统特朗普的气候否定论和气候怀疑论话语形成鲜明对比。影响拜登气候危机话语的社会实践网络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分析,其中纵向社会实践网络包括他本人倾向自由主义的立场、民主党的政策取向、对于其他民主党总统的政策延续性;横向社会实践网络包括“绿色新政”的政治潮流、美国在国际社会以气候危机确立新的领导权的需要、联合国以及国际社会气候变化共识的发展。拜登气候危机话语模式符合等级制度主义者和平等主义者两个文化类型、“缺少全球规划”和“挥霍”两个故事框架。  相似文献   
52.
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为女性主义翻译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女性主义翻译观强调译者的主体性,解构了原作者和原文的父权话语权力,颠覆了忠实在翻译中的权威地位。女性主义翻译的颠覆性和变译中的变通性构成对话关系,两者都是对忠实的叛逆,使译文具有混杂性和互文性的特性,通过译者在翻译中掌握的权力话语,实现译文话语权力的重构。  相似文献   
53.
李海梅  杨柳 《理论界》2006,(8):45-46
新公共服务是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反思、批评和超越。民主公民权、组织对话、后现代主义等理论是其来源,也是其主要内容。该理论倡导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试图通过后现代的理论成果来改变思考公共政策的方向——形成新公共政策话语机制。  相似文献   
54.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当前国内学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议题。基于CNKI数据库,运用CiteSpace软件对2013—2022年发表于CSSCI期刊的691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以人民为中心”已成为构建中国特色学术话语的重要概念和分析范式;从静态看,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新时代”“习近平”“改革开放”“人民性”“治国理政”等高频关键词;从动态看,研究热点正朝“疫情防控”“人民健康”“建党百年”“人民至上”等关键词转移;学界已从“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出场语境、形成脉络、生成逻辑、理论内涵、实践路径、重点议题、经验总结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应加强“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理论纵深研究,注意理论研究与国际传播有效衔接,致力于学科交叉融合研究及多元化方法的综合运用,以推动中国特色学术话语的构建。  相似文献   
55.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人在开发河西走廊的过程中,对该区域展开了地理与文化之话语建构,将之纳入现代国家与社会建设进程是其核心叙事.这一话语建构过程以现代疆域观念和地理知识为基础,但同时也将该区域的旧疆意象和历史话语编织到其内部.这种话语组织形式在将河西走廊的时空范畴转换到现代地理与文化层面的同时,也建构了其新的"边疆性".  相似文献   
56.
欧庭宇 《现代交际》2022,(12):99-106+124
“大思政课”的理念是对传统思政课教学的反思与超越,也是思政课教学融入社会大课堂的趋势和考量。社会大课堂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场域,亟须发挥“大思政课”讲清讲透讲活“大道理”的话语引导功能。为此,要在话语主体、话语资源、话语形式、话语空间等方面予以学术观照,增强“大思政课”的育人性和时代性,教育引导青少年立鸿鹄志、做时代的奋斗者,成为党和国家培养的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57.
司法过程在不同的场域中遵循的是不同的逻辑:在学术场域中,司法过程是一个发现真理的过程,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是追求法律真理的手段;在权力场域中,司法过程事实上是各行动者之间的权力话语斗争,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是法官根据特定权力场域的权力关系所利用的一种策略。两种相互冲突的逻辑必须在司法过程中达到完好的整合,只有这样才能为司法过程中的权力关系提供合法性。  相似文献   
58.
唯物史观目前主要用于定性地解释某些宏观政治问题,而其解释人类日常生活的功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与利用,解释力缺失已经成为新时代该理论大众化进程中面临的最大“瓶颈”。无论从哪个方面去审视,生产方式在整个唯物史观体系中都具有不可置疑的核心地位,故应以生产方式为核心构建新的解释应用话语体系,这样做既体现对马克思主义原典的忠实捍卫,又能对传统理论解释体系中存在的疏漏加以完善,同时较好地弥补理论解释力不足的缺憾。近十年教学实践的开展和验证,使青年学生不但亲身体会到创新体系所具有的强大解释力,而且有利于培育和塑造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对当前大力促进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推动意义。  相似文献   
59.
生产方式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概念。由于马克思并未明确界定这一概念,西方马克思主义在重构生产方式过程中产生多种理论路径,以阿尔都塞、巴里巴尔与普兰查斯为代表的重构,是其中最具典型的路径之一。这一条路线在重构的过程中,先表现为以多元决定的因果论替代对立统一的辩证因果论,再以权力斗争取代基于生产关系的阶级斗争,最后以话语取缔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对社会形态的赋型。这条重构的路径对批判以第二、第三国际为代表的“经济—技术”决定论有显著效果,却陷入了一种背离历史唯物主义的“偶然性”历史观,走向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误区,对西方左翼思潮产生了深远的理论效应。  相似文献   
60.
现实社会中有关"荤段子"的"争论"体现了社会学的价值取向,而争论本身已经构成了事件的组成部分,社会学在这场争论中话语实践过程则体现出社会学价值取向与学科实践之间的悖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