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111篇
劳动科学   12篇
民族学   42篇
人才学   52篇
丛书文集   125篇
理论方法论   62篇
综合类   418篇
社会学   239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61.
大师本来是表示尊敬的褒义称号,但由于当下对这一称号的滥用,它可能出现词义贬值;久之,该词会产生词义贬化。这种词义贬化现象在语言中不乏其例,其原因当与语用上的礼貌原则有关系。  相似文献   
162.
孟祥海 《社区》2010,(14):10-10
汪曾祺当年考西南联大是为了寻找潇洒。因为他听说这所大学的学风很自由,学生上课考试都很随便,可以吊儿郎当。汪曾祺的这种个性,在西南联大老师那儿,有时吃得开,有时不太吃得开。比如教宋诗的朱自清,一向对学生很严格。他要求学生记笔记。还要定期考试.小考之外还有大考。上课从来不记笔记的汪曾祺就吃不消,经常缺课。结果大学学习期满,汪曾祺找不到工作。当时中文系主任罗常培想让朱自清收他当助教,被朱先生一口回绝:“汪曾祺连我的课都不上,我怎么能要他当助教?”  相似文献   
163.
读书识人     
张光茫 《社区》2011,(32):6-6
国学大师熊十力,平生致力于佛学、儒学研究,是新儒家的开山祖师。他的弟子牟宗三、徐复观、唐君毅都是当代大家。  相似文献   
164.
金苏焱 《老人世界》2010,(11):22-23
田连元是我国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他的评书人们大多耳熟能详,而他的成长之路却鲜为人知。从懵懂少年到评书泰斗,田连元是怎样一步步取得今天的成就呢?  相似文献   
165.
李燕灵  黄浩兵 《职业》2024,(4):26-28
广西机电技师学院以技能大师工作室为平台,坚持“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双培养,以技能大师为引领,通过事迹宣扬、环境建设、技艺亲授、实践感悟,构建了“一平台、四举措”技能大师引领的工匠文化创新模式,经过多年实践,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6.
新文学男性大师作为妇女处境的代言人,基于那一时代共同的历史愿望,这些新的以民族--国家为中心的意识形态巨型话语的具体操作者,他们在讲述女性故事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所侧重和删削,有所整合和背弃,有所遮蔽和忽略,甚至会有意无意地泄露出这些讲述者的男性身份、男性视点.  相似文献   
167.
本文在对文学领域作总体性审视的基础上,对近百年中国文学大师形象作出界定,扼要指出他们必须是在特定的时代对文学长河作出过具有原创性、经典性和杰出贡献的作家、理论家,同时又以巴金为个案,对此进一步作了多侧面的学理性分析和研究,以求丰富和加深对文学大师理论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8.
三个抄写员     
李凤兰 《秘书之友》2009,(12):17-17
黎锦熙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民国头十年,他在湖南办报,当时帮他誊写文稿的有三个抄写员。  相似文献   
169.
试答钱之问     
2011年12月11日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百年诞辰纪念日。钱老生前提出"为什么我们的大学总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发问,至今留给后人无限深思。本文作者系本刊顾问、厦门大学旅美教授、原福建省人事厅副厅长、省人才研究会副会长。长期思考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与人才培养问题,曾在本刊发表关于高校改革建设系列文章,引起教育界高度关注。今就"钱学森之问"撰文,比较中美教育体制差异,指出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170.
魏承思 《社区》2012,(2):18-19
在今时的文化圈,大凡有些年纪、带个头衔的人,不是被捧为“国宝”,就是被称作“大师”。笔者看了常常暗自窃笑,这些人实在是孤陋寡闻,没见识过真正的“国宝”和大师。余生也晚,但有幸在十年浩劫后进人大学,仍得以亲聆了不少大师的教诲,其中印象最深的则是苏渊雷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