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28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73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正当过主持人,监制过电影,评论过美食,写过专栏,年过70后,香港作家蔡澜有了个新爱好,就是聊人生。他的《看得开,放得下,才是人生》不久前在内地出版。一气儿读下来,让人忘了暑气,郁闷全消。封面这样写道:顺其自然而想,随遇而安而活,知足常乐而过。的确,看开了,就不烦恼。金庸、黄霑、倪匡和蔡澜并称"香港四大才子"。金庸著武侠、黄霑作词曲、倪匡撰科幻、蔡澜写美食。四位先生之中,蔡澜好像是最不务正业的。写美食,不擅吃喝玩乐怎么行!金庸就说过:"论风流多艺我不如蔡澜,他是一个真正潇洒的人。"  相似文献   
82.
柳永凭其豪放之质作词,以丰富题材拓宽了豪放词的表达空间,以独特手法提供了豪放词的表现范式,以雄壮背景赋予了豪放词高远壮阔意境,以沉雄旷放风格树立了豪放词俊逸风骨典范,以壮美雄放之词绘制出豪放词的写作模板,从而为宋代苏辛豪放词的洪钟巨响吹响了前奏.  相似文献   
83.
薛绍徽是清末的闽籍女文人之翘楚,著有《黛韵楼遗集》。她的诗词作品不仅反映了她细腻的思想情感,同时也丰富和深化人们对中国近代社会和历史的认识,在内容上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在艺术上呈现出多样化的风格,在清代女性诗人中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4.
对于南北朝诗歌,历来论者大多重南轻北.通过北朝社会历史、北方自然环境以及北朝士人的生活习惯三方面来分析北朝诗歌的勇武豪放、朴野真率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而北朝诗歌这种独特的气质也为后来唐诗的繁荣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5.
把苏词的风格定位于"豪放",并忽略其"豪放词"中的"婉约"内质, 是由文学史叙述造成的一种职业性"误读".如果把阅读视角转换成作家作品本身,则不难发现:苏轼的"豪放词"其实是表里不一的"二重矛盾组合体",其特征可以概括为"外刚内柔".  相似文献   
86.
欧阳修的词除婉约风格以外还有疏放明快的作品,就其审美特征来说,应归为豪放类。欧阳修的豪放词多以山水、风月为题,表现出一种借外景为遣玩的主体情绪方面的明朗疏放。欧词具有豪放风格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在豪放风格的开拓与发展上,欧阳修的词是承接范仲淹而开启苏轼豪放词风的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87.
苏轼在任职凤翔期间创作了138首诗歌,其中写景记游诗比重较大。这些诗歌描绘了关中西部的锦绣河山,表达了苏轼对关中西府自然山水与历史文化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了苏轼反对暴政、关心民瘼的仁政思想以及苏轼淡薄名利、超然物外的人生追求,具有极为丰富深刻的思想文化意蕴。在艺术上突破了此前诗歌的局限,采用了以文为诗的创作手法,呈现出豪放清雄的风格特征,形成了苏轼写景记游诗特有的结构模式,表现出了更为成熟的艺术技巧,奠定了此后苏轼写景记游类诗歌创作的基本风貌。  相似文献   
88.
殷晓燕 《兰州学刊》2007,(1):146-148,155
作为历史上有名的暴君,隋炀帝杨广在长期的政治生涯中养成了诡谲多变的性格.身为晋王时,善于矫情饰行,阴谋夺取宗主之位;荣登九五时,性格中的好大喜功、骄奢荒淫的一面又暴露出来,刚愎自用,恼于纳谏,与诗歌创作中的真情流露、虚心请教的作风以及清新自然、豪放雅健的文风迥然不同,形成了文学上一种奇特的现象.  相似文献   
89.
李白诗风以浪漫主义为主,但在不同时期则表现出明显变化。李诗创作分为三个时期,李诗主导风格在三个时期分别表现为飘逸豪放、忧愤豪放、苍雄明净,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结合。其原因是主观的理想、性格与客观的现实、政治发生冲突,导致诗人思想感情发生了变化,由自负乐观到不满现实,进而忧国忧民和哀怨悲观。  相似文献   
90.
金秋十月,阳光灿烂,我走进黄山市书画院的“画廊”,一幅幅巨大的油画、版画、山水、人物及奔马吸引了我。原来是已故黟山画家史承武的“遗作”在这里展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