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3篇
劳动科学   42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8篇
丛书文集   23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69篇
社会学   38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1.
社会各界对无法查明身份的"无名氏"赔偿纠纷案件的处理结果存在较大分歧。在"无名氏"死亡赔偿金案件中,存在司法解释"立法化"、死亡赔偿金性质不清、诉讼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对"无名氏"死亡赔偿金制度涉及的车辆保险功能与价值的实现、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发挥、生命权的平等保护等形成现实阻碍。基于司法实践及法理分析,重新建构交通事故中"无名氏"死亡赔偿金制度,切实保护案件各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2.
在英国侵权法上,如果当事人的权利受到侵害,最为重要和常见的救济方式是损害赔偿。论述英国侵权法中损害赔偿的原则、损害赔偿金的形式和计算,以及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害案件中损害赔偿金的计算问题,为中国侵权责任法律制度的构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3.
曾某在和朋友喝酒谈业务后猝死,具体死因不明。家属要求雇用方——R公司支付死亡赔偿金,但R公司却认为与曾不存在劳动关系,双方是合作关系。由此引发了纠纷,申请调解,社工由此介入。  相似文献   
114.
<正>案情简介胡某于2001年11月6日富侨公司成立之日,便在富桥公司从事统计员工作。2011年12月20日,胡某在《2011年聘用合同到期即行终止的声明》上签字,确认其与富侨公司签订的聘用合同(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即将到期,合同到期后,合同自行终止。2012年2月29日,富桥公司以胡某工作失误为由将其辞退。胡某提起仲裁,仲裁委员会逾期未作出裁决,胡某遂诉至法院,请求判令富侨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55000元。  相似文献   
115.
在伤害致死的案件中,受害人有直接受害人和间接受害人,损害有财产损害和非财产损害.直接受害人的损害可分为身体丧失的损害和生命丧失的损害,生命丧失本身就是一种最大的损害.有损害就应有赔偿,死亡赔偿金是对生命丧失损害进行的赔偿,它与伤害致死的精神损害赔偿、被扶养人生活费的赔偿是各自独立的赔偿项目,在侵权责任法的立法中应将它们并行规定,而不是相互排斥.  相似文献   
116.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英美等普通法国家开始极力扩张惩罚性赔偿金的适用范围,使其能够较好地发挥出惩罚被告与遏制他人实施相同侵权行为的功能.美国、日本、韩国等将其适用于专利权保护与侵权救济,形成了专利侵权之诉的惩罚性赔偿金制度.在对故意侵权的认定、裁判程序、评估方法以及对惩罚性赔偿金额度控制等方面,西方国家的司法实践和立法经验为我国确立专利侵权惩罚性赔偿金制度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我国《专利法修改草案》(征求意见稿)应大胆移植惩罚性赔偿金制度,使之成为惩罚侵权行为和鼓励创新的一种机制.  相似文献   
117.
探讨了死亡赔偿金已经是物质性赔偿而不再是精神抚慰金;死亡赔偿金给付之后,应归一个经济共同体的近亲属、配偶和子女所有,而不应该作为遗产共同分割。  相似文献   
118.
119.
有关消费公益诉讼惩罚赔偿金应当归国家所有还是归广大受害消费者所有的认识,须回归到惩罚赔偿金性质与功能进行检视。目前司法实践中判决惩罚赔偿金缴交国库的做法,有违惩罚赔偿金的基本性质与功能,且难以对广大受害消费者进行赔付。鉴于惩罚赔偿金所具有的民事责任性质,不法商家应当对广大受害消费者进行赔偿,且惩罚赔偿金应当归属于广大受害消费者所有。从伦理与法理的角度上看,惩罚赔偿金归广大受害消费者所有并不存在鼓励贪利思想以及引发滥诉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应当尽快对惩罚赔偿金的归属、支配、管理及使用做出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20.
<正>先看这样一个案例:袁某于2006年2月20日进入本市一家广告公司,任会计工作,最后一份劳动合同至2014年2月19日,2012年6月工资为4500元。2012年7月31日,公司以拟提前解散为由当日解除双方劳动合同。袁某于2012年8月9日申请仲裁,要求裁决公司:1、支付经济补偿金29250元;2、支付未提前30日通知解除劳动合同的替代通知期工资4500元。公司同意支付经济补偿金,但不同意支付"代通知金"。袁某主张,《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