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321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13篇
人才学   51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298篇
理论方法论   64篇
综合类   431篇
社会学   78篇
统计学   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226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中国的和平崛起,是为了建立和维护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倡导者,维护者,而不是威胁者。中国是推动国际体系和平转型的参与者,是创建公正合理的国际制度、国际机制、国际规则的改革者和建设者,发挥着负责任大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2.
近代中国在西力东渐中演化为两栖国家.30年经济转型,中国具备了海洋国家的基本特征,海权作为国家安全战略的一个支轴进入了中国的战略视野.中国海权经略以欧亚大陆的绝对存在为背景,接受中美关系的和平框架约束.全球海权与欧亚大陆均势势成连动,在美国全球海权衰落的背景下,欧亚均势也将逐渐动摇.中国应在海洋战线保持战略克制,延缓美国衰落,迟滞大国力量转换的节奏,并推进战略西进,从而集结资源应对陆海均势的变化.  相似文献   
63.
中国选择和平崛起新道路的内在动因,即:"和而不同"民族文化理念的全新诠释与灵活运用是中国选择和平崛起新道路的基本动因;国家身份的再定义是中国选择和平崛起新道路的主要内在动因;国家利益的发展变化是中国选择和平崛起新道路的直接动因.  相似文献   
64.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知识女性为妇女解放、社会改革做出了显著贡献,崛起为人格独立并富于社会责任感的“新女性”,她们不仅敢于挑战传统的两性地位观念、追求健康开放的生活新方式,而且走向了职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并为争取参政权等各项妇女权利而奋斗。实际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知识女性的崛起与种种努力体现了妇女在要求解放的过程中其自身角色的家庭型—社会型—政治型的共性转变规律。  相似文献   
65.
市民社会的崛起是中国城市近代化的标志,同时也是中国步入近代社会的象征。构成近代市民社会主体的市民是近代中国最早一批由臣民向国民过渡的人群,而其一经形成就对文化产生影响。他们不仅是西方近代文化的接受者和传播者,更是所在城市建设的参与者、国家政体的改造者和国家利益的维护者  相似文献   
66.
世界近代史中,经济危机的阴影一直伴随着国际经济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历史上数次经济危机面前各国通过制度创新而崛起的情况,总结了大国走出经济危机而崛起的一些制度创新经验,指出经济危机并不可怕,反而可以为大国进行制度创新而崛起提供重要契机,经济危机和制度创新是大国崛起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67.
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不到30年,但正如曼纽尔·卡斯特在《网络社会的崛起》一书中所说的那样,网络以其独特的超大功能彻底动摇了以固定空间领域为基础的民族国家或所有组织的既有形式。  相似文献   
68.
有这样一本书,让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穿梭外交中也要随身携带它,让美国“梦八”队北京奥运前夕人手一册,让很多人在社区图书馆一直排着队等着阅读它,这本书就是《后美国世界》。但作为一个中国人来说,它让我读到了大国崛起的新世界。  相似文献   
69.
中部地区地处内陆,经济基础比较薄弱,近年来法律人才流失较多,法律人才资源匮乏已经成为"中部崛起"的制约因素.因此,加强中部六省法律人才的区域合作,探索建立区域法律人才一体化的公共人才服务体系,是中部地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0.
陈凤珍 《社科纵横》2009,24(3):88-89
在异化无处不在的现实中,丑从各个方面渗透进了人们的审美意识和文学艺术领域;在丑的极致荒诞已经获得认可的今天,丑以其最本真的状态由边缘走向中心,展示着自己比真更真、比美更可靠的一面。可以说,审丑的时代已经或正在到来。在这样的背景下,在现代后现代语境中,对丑加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