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4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7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白田田  梁倩 《21世纪》2013,(10):44-46
备受关注的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召开在即,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再次成为城镇化背景下的核心议题。虽然每年有1000多万农民工进入城市,但现行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方面的制度藩篱和"隐性"门槛,使得"农民工市民化"这一新型城镇化的核心难以做实。《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一些城市利用居住证制度设置学历、技能、投资等新门槛已成为普遍现象,或者存在只改变户籍、未改善生活居住条件和福利水平的"空转"现象。而当前的土地制度使得农民难以真正"走出去"和  相似文献   
12.
回顾以往文献,对1990年代中期以来东北地区劳动力逆城市化配置现象进行实证研究和经验分析。阐释模型设定、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从地区层面和分省两方面对回归结果进行初步和进一步经验分析。得出结论与政策启示为从整个地区看,东北地区劳动力逆城市化配置现象与其市场化进程相对缓慢、人口城市化步伐与就业实现严重脱节、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加以及城镇持续高失业率有着密切联系;从分省层面看,人口城市化与乡-城转移劳动者的稳定就业相分离以及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就业条件改善等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世界城市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运用最新资料,较系统地分析了世界城市化的历史进程、现况,以及将来世界城市化的趋势。详尽的描述了世界各个地区的城市化状况及其之间的差异,并对世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新的倾向,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述及其分析。  相似文献   
14.
大城武汉与小城利川之间大规模、季节性人口规律性流动的现象表明,受较高土地价格、承接低端产业转移、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的城市外围往往被规划为城市的预留发展区域,没有成为城市中产阶层郊区化、逆城市化的首选区域。而远离城市、环境宜居的偏远小城却成为了城市中产阶层追求更加从容舒适的生活空间与生活方式的实质性“郊区”,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郊区化的“飞地模式”。郊区化的“飞地模式”实践是市民能动地追寻他们理想中的“郊区”所作的变通,是被抑制的郊区化需求的变相满足。在中国城市化进程放缓、经济发展转入中速发展的背景下,充分尊重并多元化满足城市中产阶层的郊区化需求,将郊区化、逆城市化战略提上议事日程,是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发展活力和吸引力进一步提升,农村集聚效应不断增强,"逆城市化"发展趋势开始显现,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迎来发展新契机."逆城市化"发展有助于推进社会资源和人才向农村流动集聚,农业农村发展短板逐渐补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有效缩小了城乡差距,加速农业发展现代化.应对"逆城市化"发展趋势,加快推进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需要进一步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治理理念,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城乡发展平衡.  相似文献   
16.
我们建立了集聚经济理论和要素禀赋论相结合的理论框架来分析向外转移的城市产业问题。在逆城市化过程中,在集聚经济的作用下,城市的土地和劳动力要素供给增长缓慢,其相对价格上涨;密集使用相对价格较高的要素的产业,包括土地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城市中的比较劣势产业,被迫逐渐转移出城市。我国产业关联度较高的重工业共23个行业可被确定为土地密集型产业。  相似文献   
17.
农村公共品是特殊意义上的公共品,与一般公共品不同的特征就在于其暂时性、过渡性。农村很大一部分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进城之后公共品供给不足,如果过度增加农村公共品供给实际上是一种逆城市化行为,意味着浪费,与此同时,农民工进城后其子女入托、就医、就学等难题则得不到有效解决。增加农村公共品供给首先应增加农业产出和农民收入水平,如果农业产出和农民收入水平没有增加,单纯靠公共财政扩大农村公共品投入是不可持续的,中看不中用的。土地入股将社保福利寓于其中,是最具有社会性的城市化方法,能够从根本上满足农民进城对公共品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我国逆城市化研究发展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逆城市化理论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在西方国家的都市化进程中扮演了特殊的角色。在城市化进程一日千里的背景下,中国的逆城市化研究数量开始增加,甚至开始超越学术研究的范畴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通过对逆城市化理论在国外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逆城市化研究进程的考量可以发现,所谓的逆城市化一词的概念在中国的研究语境中出现了一定的断裂。原有的概念实际上在新近的研究中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体现了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建设理论与城市建设需要之间的断裂。  相似文献   
19.
王芳  俞路 《南方人口》2006,21(2):47-52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苏联发生解体,同时俄罗斯的城市化进程也受到严重干扰,很多地区出现大城市居民迁移到小城市和农村这些不正常的事件。与此同时,在西方发达国家,逆城市化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因此,一些俄罗斯学者认为俄罗斯在城市化水平达到很高的程度后同样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笔者回顾了俄罗斯自19世纪中期以来城市化历程,并针对不同城市分组进行了一些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俄罗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发生的事件并非逆城市化现象,而只是由于动乱而引起的暂时波动,在经济逐渐得到恢复之后,俄罗斯城市化进程再次步入动乱前的正轨。但由于俄罗斯目前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俄罗斯未来城市化的进程也相当不确定。  相似文献   
20.
作者从世界城市化的演变及其理论沿革论述了"逆城市化"的规律和能量,对中国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新的路径选择及对策建议。"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一定水平后城市功能自我优化、减轻空间压力的内在要求和必然冲动。因而"城市化"聚集的资源和产业越多,"逆城市化"分解这些资源和产业的趋势就越强。借助"逆城市化"分解城市功能和分流城市人口的趋势发展村镇,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小城镇和乡村同时又有助于优化城市功能和减轻空间压力,促使中心城市的空间结构更加合理、产业优势更加突出、聚集效益更加合理、引擎力更加强大,从而形成中心城市与中小城镇、乡村彼此之间产业呼应、优势互补、良性循环的"城乡一体"发展新格局,使城市化得以在新的格局里持续发展。所以,"逆城市化"是村镇发展的重大机遇。由此,村镇发展的基本思路:一是对接中心城市,接应"逆城市化"潮流;二是强化特有的天然优势、历史优势,创造新优势,为吸留"逆城市化"潮流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