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76篇
  免费   417篇
  国内免费   84篇
管理学   1157篇
劳动科学   45篇
民族学   158篇
人才学   202篇
人口学   16篇
丛书文集   4727篇
理论方法论   788篇
综合类   7513篇
社会学   894篇
统计学   77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72篇
  2022年   193篇
  2021年   283篇
  2020年   253篇
  2019年   268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219篇
  2016年   272篇
  2015年   462篇
  2014年   858篇
  2013年   765篇
  2012年   900篇
  2011年   943篇
  2010年   854篇
  2009年   999篇
  2008年   1176篇
  2007年   1002篇
  2006年   909篇
  2005年   827篇
  2004年   808篇
  2003年   788篇
  2002年   801篇
  2001年   631篇
  2000年   365篇
  1999年   225篇
  1998年   144篇
  1997年   133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道德信仰生成关系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认同、思维取向、信念追求和道德水平。当今社会转型期,青年大学生在面对道德信仰选择时,应以"幸福、至善、自由、和谐"为指向,保持自利与互利、底线与高蹈、个人与集体、德性与规范之间的适度张力,以精神之我超越物质之我、社会之我超越个人之我、应然之我超越实然之我、理性之我超越感性之我,才能使自己心有所系、身有所适、魂有所归。  相似文献   
942.
在社会转型期,中国传统社会以仁爱为核心道德共识的思想在当代社会陷入困境.道德共识根源于特定社会的生产方式,产生于现实的交往实践中,是实现人自身需要的产物.应建设利益协调机制、核心价值引领机制和法律保障机制,促进社会道德共识的重构.  相似文献   
943.
苏雪林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思想接近于梁实秋的新人文主义.她反对把道德从文学中剥离,认为一个好的作家必须拥有健全的人格,在创作上尽量避免不道德的题材;相信文学是对最基本的人性的表现,贵在表现人类“基本的情绪”和不变的“人间性”,从而具有“永久的兴味”;反感因想象力或情感的泛滥导致文学形式的失范,推崇在理性节制下所产生的文学的力量.从这种新人文主义倾向的文学思想出发,苏雪林对当时文坛的种种流弊提出了不少发人深省的看法,但由于道德、人格等概念有太大的个人性和主观性,导致她在某些作家作品上的判断产生偏执.  相似文献   
944.
杨锦帆  管华 《兰州学刊》2012,(9):214-216
道德基础的巩固对守法的自觉性有着密切的影响,对于守法的作用而言,道德改变人们的观念可以弥补法律上的漏洞,更可以使守法达到一种"不禁而止"的状态。再完善的法律如果没有道德基础,在操作上会面临很大的困境。本文以中国古代的道德观为线索,在道德基础中选取最根源的基础——教育,秉承"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理念,寻求其对当今公民守法的指导与落实。  相似文献   
945.
汪韶军 《兰州学刊》2012,(12):10-14
席勒美育思想中存在着一些内在矛盾,其中之一是他对自己所憧憬的理想社会到底是审美王国还是道德王国表现出一种游移。文章列出了这种游移性的种种表现,并进而分析了产生这种游移性的可能性原因,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席勒最终意在审美王国;审美王国不是通往道德王国的中介,它就是终点。  相似文献   
946.
无论是历史学、哲学还是心理学,"情"都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西汉、东汉思想家们对"情"的认识是存在重大发展演变的,情的主旨从达道、王霸转移到了修性,情的认识论重心从人文逐渐转向理性,体现出时代嬗变的特性。两汉情论的共同之处在于重视道德的实现,希望以君子为代表的道德精英们,运用自律、推己和移情等手段,通过情感的培养来塑造德性,发挥他们道德模范的影响,从而达到维护宗族稳定、引领和规范社会的目的。最终,汉代以伦理化、规范化的儒家情感价值观为核心形成了一套社会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947.
张彦鸽 《学术探索》2012,(9):146-149
《拧紧螺丝》是亨利·詹姆斯很具争议的一部短篇小说。大致介绍了自该小说发表以来人们对该小说的种种见解,评论了最开始的妖魔小说以及后面肯盾和维尔森的迷幻小说的缺憾的地方,还重点介绍了罗伯特.黑尔曼的道德思想,运用原型之法对作品里面的各个人物角色做了进一步探讨,通过对外在美丽的麦尔司与福洛拉的描绘,进而揭示:深受环境的影响,人不但可以变成美丽天使,也能变成恶之奴仆的思想道德之中心主题。  相似文献   
948.
义务是个体做或不做某种行为的应当性,通常所说的义务主要指道德义务。义务来源于个体的良知,它经由人类情感和理性的交互作用而产生。当个体良知通过"三人社会模式"转化为社会大众良知后,义务就成为社会大众良知的内在要求,社会大众良知能够以社会评价或社会舆论的方式迫使个体履行义务。因此,个体良知可以产生义务、社会大众良知也能让个体负有义务,但从根本上说,义务源于个体的良知。  相似文献   
949.
绿色经济是市场化和生态化有机结合的经济,是我国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形式。绿色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发挥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的作用,道德机制也是不可或缺的调整形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需要道德机制的约束,因此,绿色经济条件下探讨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就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50.
李焕有 《河南社会科学》2012,20(9):66-68,108
文化作为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团体的生活方式,应该有共同遵守的价值标准。在中国,道德根文化影响着民族的生活方式。路一凡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受到道德根文化的熏染,具有君子之德。他性格的形成具有两方面的原因:周围智者的教化,秀美山水的滋养。由此造就了他肉身欲求与精神欲求和谐一体的美,锤炼了他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